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共錯過了一次表現成熟的機會

2010年12月10日

在奧斯陸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隆重舉行頒獎典禮的當日,德國媒體紛紛對這次沒有領獎人的慶祝儀式發表評論。

https://p.dw.com/p/QVCp
諾獎頒獎現場圖片來源: DW

《世界報》

中國共產黨在劉曉波事件上錯過了一次顯示某種成熟的機會-與不同聲音打交道就是一種成熟,也錯過了能夠容納不同聲音的體現靈活的機會。非但如此,他們使用特別殘忍的行為,緊緊抱住強大權力製造的假象,他們在西方也留下了製造恐嚇的印象。一些人委身求全,另一些人則受到極大的吸引,在這樣的混合體中,容易將中國的專制統治看作是"不同文化圈"的真實體現,"西方"的個人權利則是陌生的東西,因而不被臣民接受。劉曉波指出,人權屬於普世價值、因而也適用於中國13億老百姓,他的不屈不撓的聲音,震撼了這一建立在文化相對論基礎上的錯誤景象。

《明鏡線上》

"警察加強了劉霞居住的小區的監控。他們包圍了這幢樓房,所有進入小區的人都要出示證件。劉曉波妻子劉霞早已處於軟禁狀態,同外界失去了聯繫。"

"國際特赦組織報導,中國駐挪威的外交官'系統性地給當地華人施壓',告誡他們不要參加抗議活動。如果有誰違抗,後果自負。北京的外交官將組織反對諾貝爾和平獎的示威活動。國際特赦組織說,'我們感到震驚,中國政府居然將這類壓抑的氛圍從北京移到了奧斯陸'"。

法新社(德語版)

"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前,歐盟議會綠黨議會黨團人權問題專家羅赫比勒(Barbara Lochbihler)向歐盟所有成員國發出呼籲,頂住來自中國的壓力。她說,中國應該知道,這樣做是不可能成功的。她在接受德意志電台採訪時說,要求實施符合人權標準政策的中國人,決不能因受到威脅而屈服,歐盟國家則更不能這樣做。"

《商報》

"在奧斯陸展開的公關及人權的笨拙權力較量中,最大的犧牲者便是劉曉波。今天,諾獎委員會一定會為他舉行慶祝,但他提前釋放的可能已消失殆盡,民主試驗的餘地也隨之變小。即便是中國領導層內的開明勢力也必然在保守勢力面前作出舉動,避免留下不夠強硬、受到敲詐從而危害中國穩定的印象。"

"如果是聰明的舉動,比如之前將該獎授予中國的某位政治家。比如中國總理溫家寶在1989年曾作為趙紫陽的助手站在了大學生一邊,此後,他為中國數億人擴大個人自由空間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這次金融經濟危機中,他又以勇敢沉著的行動,避免了一場為中國、為世界造成更大危害的災難。"

《法蘭克福匯報》

"德國教授通常的'合作夥伴'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央政府下屬的一個部門;或者馬列主義編譯局是中共中央委員會下屬的一個部門。數百項德國高校以及科研機構展開的'中國項目'都是按照一個模式制定的,正因為如此可以說:獨立的德國科學工作者來到黨委書記的保護之下。他們對此很清楚,也作出相應回報舉動 - 各個級別的中國當權者都很容易受到感情上的刺傷,而一旦到了這樣的地步,'合作'也就完結。因此,德國的中國問題教授們對北京展開的激烈的反諾獎活動,也就是'西方'不願中國崛起的活動,寧願保持沉默。"

媒體摘編:李魚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