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 mit Sandschneider
2008年6月13日德國之聲:桑德施耐德教授,赫爾穆特‧施密特不顧近90歲的高齡,接受電視採訪,並做報告,為中國"正名",不惜為此受到此間媒體的批評。他為什麼這樣做?
桑德施耐德:赫爾穆特-施密特不間斷地對國際發展的大趨勢進行深入和敏銳的思考。他個人擁有幾十年積極從事國際政治的經驗,同時他不參與任何的時政,不用尋求任何支持,因此在講話時不必迎合任何群體的口味。他怎麼想就怎麼說,有些人可能不愛聽,但這不妨礙對他所說的進行認真的反思。
德國之聲:《時代周報》駐京記者布魯默剛剛發表一部小書,題目叫做《中國不是罪惡之國》。他在書中批評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對華政策,說從赫爾穆特-施密特75年首次訪華到2005年紅綠政府結束,三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赫爾穆特‧柯爾,格哈爾特‧施羅德)在30年間與中國建立了積極的互信關係,而梅克爾上台兩年多就將德中關係推上了對抗的道路。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桑德施耐德:不同意,對抗這種說法太過了。也許德國兩年來的對華政策有些迎合大眾的趨勢,但德中關係的本質,從政治接觸到經濟關係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發生變化的是雙邊關係的氣氛,不管是德國對中國的批評,還是中國對德國反應的失望。從象徵層面上來說,友好的、能夠經受挫折的德中關係不再是理所當然。但我還是覺得對抗的說法有些過分。
德國之聲: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正在中國訪問,您對他這次訪問有什麼期待呢?
桑德施耐德:施泰因邁爾在中國會繼續推行他務實的、所謂"靜悄悄"的外交,我想他在北京的談話夥伴也會以務實的態度回應。施泰因邁爾會與中方討論一些只有中國參與才可能解決的問題,比如伊朗的核計劃,氣候保護,還有能源策略問題。施泰因邁爾會闡釋德國和歐洲的立場,中國會作出理性的反應,因為中國知道正是施泰因邁爾極力維護德中關係的根基。
德國之聲:在中國問題上,德國的一些政治家願意發表迎合民眾的言論,德國的部分媒體習慣於將中國政府描述成壓制機器,而德國普通老百姓擔心中國人會危及他們的富裕生活,這三者當中,哪一個現象最先出現的呢?
桑德施耐德: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很難說。不過如果回顧一下歷史,我們有關中國的討論確實像鐘擺一樣,喜歡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幾年前是中國熱,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我們著迷,很多人到中國去旅遊,所有涉及到中國的都是積極的,而今天正相反。今天我們害怕中國,一些人或是媒體不斷為這樣的恐懼添加作料。當然從我們西方的角度看,中國存在人權問題,但如果只把人權問題挑出來,並以此作為中國的全部,這只會加劇對中國的片面理解,無助於與中國建立理性的、實質性的關係。
德國之聲:在這樣的氣氛下,維護中國的任務便落到了這些前總理的身上,因為他們不必討好選民?
桑德施耐德:不只是幾位前總理,目前談中國積極的方面根本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沒有人願意聽。我們德國以調查為基礎的新聞報導原則在中國問題上至少在一個瞬間被徹底放棄,不管是西藏的真實情況,還是中國整體發展的情況,在達賴熱、在對中國人權狀況批評的聲浪中,都退居次要地位。這不符合中國的真實情況,但卻可以保證報紙的發行量。
德國之聲:赫爾穆特‧施密特在今天報告的最後告誡西方在與中國打交道時,放棄傲慢的態度,放棄說教,並尊重中國的文化。您認為,如果西方政治家無視此類忠告的話,中西方之間會出現完全的對峙嗎?
桑德施耐德:我不相信中西方之間的分歧已經具備了全球性對峙的份量。其實,國際政治有時候很簡單,你怎麼待我,我就怎麼待你。如果我們總是抨擊中國,那麼我們就不用奇怪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採取不那麼合作的態度。如果我們總是將中國描述成未來對我們的威脅,那麼中國有朝一日真的成為西方的威脅就不足為奇了。因此,我們必須拋棄那種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既看到中國的問題,同時不忽視中國的整體積極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制定成功的對華政策。
德國之聲:赫爾穆特‧施密特預測,中國大陸和台灣將在二、三十年內實現統一,您的看法呢?
桑德施耐德:令人吃驚的是,在奧運年,大陸和台灣之間的關係向完全寬松的方向發展。雙方又開始高層對話,各個層面的關係都活躍起來。台灣海峽的這一積極的、放鬆的發展是我們幾年前、甚至幾個月前都無法想像的。其實,西方幾十年來一直推行一個中國的政策,其核心內容就是赫爾穆特‧施密特今天大膽說出來的,台灣和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我們希望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談判獲得建設性的結果。
德國之聲:您認為德國高層政治家不參加奧運會開幕式是個錯誤嗎?
桑德施耐德:是的。這完全是一個象徵性的舉動,對中國人民無益,也不能促成中國的任何變化。這樣的舉動只會得到德國公眾的喝彩。但我再強調一遍,這不是負責任的對華政策。中國現在是如此自信,這樣的象徵性舉動只能在中國引起失望和憤怒。而這不符合西方的利益。因為我們知道,如果要想有效解決國際問題,我們需要中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