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防冷鏈攜帶病毒 進口牛肉命運多舛
2020年11月2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各地多次在進口冷凍食品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之後,北京新發地市場已經暫停所有冷凍、冷藏產品的銷售和儲存。
這家中國最大的食品批發市場已對其市場內的水產、冰鮮、凍貨、冷藏肉類、海產品進行了清理,上百個冷庫進行了消殺和斷電。新發地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暫時停止所有水產、冰鮮、凍品的銷售和儲存,何時恢復會再通知。
今年6月份,新發地市場曾經因為出現新冠疫情而成為焦點。而後來感染源追溯到了三文魚,更是一度導致多地超市的三文魚下架,並且使得冷鏈食品及其包裝作為潛在的病毒攜帶途徑受到關注。
目前北京並沒有報告與食品市場或者冷鏈食品相關的本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此前中國對進口食品及其包裝進行大規模的新冠病毒檢測,在包括青島和天津等多地都在冷鏈環節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還有在新疆有400多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通報,這波疫情的傳染源頭也是來自貨運貨櫃。
這一系列事件使得中國政府在進口食品方面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控制,包括對食品和從業人員進行檢測,以及暫停部分產品的進口,以及中斷產品的運輸流通等。不少往常主要依靠進口的食品就成為這一控制措施的「犧牲品」,比如牛肉。
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家超市,通常擺滿了各種進口牛肉的冷櫃貨架空空如也。一名銷售人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新鮮牛肉近幾天之內都不會補貨了。即使能夠進貨,數量也很難說。
更嚴格的檢測,額外的消毒工序,都導致進口商的營運成本上升,同時也會耗費更多的時間,使得肉質保鮮成為更大的難題。
進口牛肉在中國有著很好的銷路。根據路透社報導,去年該領域的貿易總額達到了86.5億美元。而在疫情陰影之下,進口成本上升的同時,銷量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因為有些消費者出於對感染病毒的擔憂,避免購買進口牛肉。
其實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冷凍或者冰鮮食品導致感染病毒的幾率很低。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本周在一次記者會上表示,到現在為止出現的和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感染主要發生在流通環節,是在搬運、操作環節引起的傳播,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路透社記者走訪了北京的五家超市,其中三家都存在牛肉缺貨的問題。牛肉進口商表示,抽樣檢測,以及產品因此而在倉庫停留的時間增長,都導致進口商的成本上漲了多達200%。
一位來自西南地區的牛肉進口商表示,儘管已近年底,按照往年的行情來看,即將到來的新年和春節會使得牛肉需求量達到峰值,但是今年他已經將訂貨量減少到去年同期的不到四分之一。
這位姓付的商人說:「萬一訂的貨被查到有病毒怎麼辦?那可就惹了大麻煩了。所以我寧願少進口一些。」
此外,由於中國和澳洲之间贸易關係緊張,北京對澳洲牛肉的進口加以限制,這也導致很多牛肉進口商的處境雪上加霜。
這位姓付的商人表示,在澳洲的订购量銳減之後,他也在下調從巴西、阿根廷和白俄羅斯等其它牛肉產地的訂貨量。「今年的生意真是很難做啊」,他感慨道。
雨涵/洪沙(路透社)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