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0904 int Liu Feiyue
2009年4月13日德國之聲:劉飛躍先生,您在中國的維權活動開始於2004年,當時您和其他維權人士針對"藥價虛高"的問題發出抗議,也得到了主流媒體和社會的極大反響。當時您是怎麼想到要進行維權活動呢?
劉飛躍:首先我們自己去醫院看病,往往一個感冒就要花好幾百塊錢,甚至更多。小孩感冒了,生個小病,也要花很多錢,藥價確實太高了,看不起病。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農民收入更低一些,看不起病的現象比較嚴重,"大病拖,小病扛"非常普遍。有些農民因為生了一場大病,整個家庭就變成貧困戶,就是平常所說的"因病致貧"。我們感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涉及全國這麼多人,因此作為一個公民有責任在這方面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德國之聲:"藥價虛高"是一個特定的話題,您從這個話題切入,開始維權旅程。後來您開辦了"民生觀察"網站,視角也延伸到維權領域的各個方面。您又是怎麼想到開設這個網站的呢?
劉飛躍:"藥價虛高",還有諸如"學生基本受教育權利"等問題讓我們意識到,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維護。或者他們的權益受到侵犯後,他們在體制內無法得到有效的救濟。因此出現了很多官方所稱的"群體性事件"。這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中國現在仍然是一個專制社會,媒體控制很嚴密。後來我們接觸到了網路,雖然當局對網路控制的也很嚴格,但我們覺得網路仍是一個小小的有效空間,而且官方做不到完全絕對的控制網路。所以我們就把民生觀察網辦起來了,並且一直辦到現在。
德國之聲:瀏覽民生觀察網可以發現,網站上的訊息非常多、渠道很寬、而且對於一些事件的反應速度也很快,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劉飛躍:首先還是要感謝網路的高科技手段。儘管有些事件是千里之外發生的,但是有了網路,訊息很快就可以傳過來,包括現場的圖片、錄像等。這是從技術方面講。從影響度、知名度方面說,由於民生觀察採取的是志願者模式,雖然我本人是在湖北隨州,但我們有很多朋友分佈在全國各地,很多省市,他們每天通過網路、電話等方式向民生觀察提供大量訊息。第三個是,民生觀察這幾年做下來沒有放棄,所以在國內民眾,特別是訪民和底層民眾中,應該說一定的知名度,大家也比較信任民生觀察。所以他們有什麼事情或者冤屈的時候,往往也會主動找到民生觀察或者我本人,這些都是我們的消息來源。
德國之聲:從您個人而言,從事這樣的維權工作是否帶來了什麼困擾呢?
劉飛躍:首先應該說,這幾年的維權工作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當我們能夠為弱勢群體提供一點點服務,能夠對他們的問題產生一些實質性的幫助,我們確實有一種成就感。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的感覺是,儘管我們的網站叫做民生觀察,主要關注民生問題,包括一些人權問題,但是遇到的困難和阻力壓力確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大,主要來自官方。他們把我們看作是異議分子,看成是不穩定因素,甚至把我們的維權活動看成是對政權的威脅。我覺得他們太過敏了。正是因為他們有這麼一種專制高壓的統治思維方式,所謂穩定壓倒一切。所以對我們的維權運動進行打壓,包括我本人進行軟禁、監控,都很厲害。三年來,我們持續受到跟蹤。到現場做一些維權方面的報導或者採訪,也遭到強行干擾和制止。甚至到外地去也去不了,去了也會被帶回來。確實困難挺大的,但我覺得維權工作還是有意義的,我們已經堅持了幾年,還是想堅持下去。
作者:石濤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