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增加軍費?
2014年3月6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全國人大二次會議5日開幕,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國防科研和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發展,並強化日常戰備和邊防海防空防管控。今年的中國國防支出8082.3億元,比較去年上升12.2%。
《南德意志報》6日發表評論文章《增加軍費,何用?》(Mehr Militär, aber wozu?),文章作者寫道:
"中國連年增加軍費,每年都會引起議論紛紛,鄰國也因此緊張不安。儘管如此,美國的軍費仍是中國的三倍,中國在軍事現代化方面仍相差甚遠。令人警覺的不是軍費的總額,更多是中國在東、南中國海擺出的無禮姿態。
觀察中國軍事力量的人要注意因果關係。目前該國最大的潛在危機隱藏在國內,主要問題有環境污染和社會道德淪喪。外交衝突通常由內政危機引起--使用民族情緒轉移注意力。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周三再次絕妙地分析了中國的薄弱方面,並許下諸多立志改革的美好諾言。但是人們現在要聽其言、觀其行:中國領導人在分析他們的問題方面頗具典範作用,不斷推陳出新的漂亮話年年不絕於耳,但在過去十年中真正落實的卻沒有。因為中共擔心失去一絲一毫的權力,也因為有權有勢的利益集團組織加以阻攔。
總理李克強和總書記習近平作為新一代領導人信誓旦旦地表示這次是認真的。他們也應該在軍備和用軍方面證明這一點。"
中國的維和邏輯
《柏林報》6日也就此在其政治版發表評論文章《中國的維和邏輯》(Chinas Logik der Friedenssicherung)。文章作者指出:
"中國不斷增加其軍備開支,今年甚至提升至約950億歐元。中國領導人反復強調'強者為勝'。中國渴望強大,不惜一切代價。海陸空都不能少。因此中國將前蘇聯的一艘艦船改裝其首艘航母,並且不遺餘力的發展太空計劃。它主要目的意在對抗其對手--首當其沖是日本以及隨之而來的美國。
中國人不僅在經濟方面奮起直追,同時希望在世界舞台上受到關注。然而,他們自覺還很弱小,而別人眼中他們卻很強大。所以他們對潛水艇進行現代化升級,部署中程和巡航導彈。花費不少。
美國的軍費約為3830億歐元,俄羅斯500億歐元。中國的軍費支出介於兩者之間,由此來培植本國的維和邏輯。中國的思考是:先造起威脅的聲勢,這樣一來,日本都不敢在與北京的島嶼之爭中咄咄較真,就更別提菲律賓了。這是中國的重要考量。中國無心開戰,但是卻無論如何要增強軍備。"
堅決的中國
中國軍費也引起《法蘭克福匯報》的關注,周四該報在其第八版發表文章《堅決的中國》(Energisches China),文章寫道:
"當中國國家總理宣佈將'堅決'維護本國利益時,文字本身並不令人驚訝。但是當人們注意到中國將什麼視為國家利益時,就會陡然改變上述看法。
當中國的利益與其他國家的利益發生衝突,其他國家理應作出讓步。這恰恰不是李克強總理所稱的'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行為。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宣佈今年的軍費增長超過12%,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對遠近國家的威脅。自然,中國現欲打造的高科技化的軍隊要比一個靠人海戰術的軍隊耗費更高,但是整體畫面卻令人不安。特別是東亞現在急需一絲安寧。"
摘編:安靜
責編:李魚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