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2004年2月10日廣告
「在外人看來,印度似乎是一個柔弱的國家,一個很脆弱的社會,但這樣的印象只有一部分符合事實。形象地說,中國的結構是外殼堅硬、內核柔軟,印度則正好相反。中國的國家權力部門以壓制力對待個人,卻沒有法制機構向個人提供躲避國家權力的可能。然而在全面控制的外表後面,隱藏著真正的脆弱:歷史上王朝覆滅和革命爆發一再表明,中國是多麼容易陷入無政府狀態。
而印度的政治精英則具有這樣的能力:他們無需動用專制主義或軍人專政的手段,就能控制住生活在貧困中的大多數居民。在北京領導人驚恐萬分地動用坦克對付幾千名示威群眾時,印度的貧民窟、擁有一億居民的比哈爾邦卻在進行選舉和定期政府更替。
問題是,具備什麼條件才能不僅保證社會更為安定,而且也能賦予社會和經濟以更大的發展動力?回顧過去五十年,得出的結論是,印度比中國安定,印度避免了『大躍進』或『文化革命』這樣的災難,它的政治發展是可靠的,而中國就缺少這樣的可靠性。但這個結論的另一面是,印度的經濟沒有能夠實現量子飛躍,而中國自鄧小平進行改革以來,則完成了這種飛躍。」
文章接著對中印兩國的媒體景觀做了比較,印度新聞界十分活躍,新聞自由可與西方國家媲美,而中國的媒體仍然處於政府控制下的不發達狀態。接著文章轉而寫道,自由批評的媒體固然是促進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它不能代替責任政治和有效行政:
「印度的新聞言論自由給人以深刻印象,但中國的政治決策和計劃實施則遙遙領先。印度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存在很多問題,中國則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在印度,選民可以追究政界人士的責任,可以不投他們的票,以此懲罰他們。雖然中國的領導人從來無須以選舉取得合法地位,但他們往往更快、更有效地去關心人民的需求。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在全國得到貫徹正說明了這一點,與此相比,印度的革新不過是猶豫不決的零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