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18」購物節買氣冷 疫情重挫消費慾望
2022年6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源自中國電商京東集團發起的「618」購物節正式落幕,京東數據顯示,2022年總成交額高達人民幣3793億元,再創新高紀錄。不過和往年相比,成長幅度卻放緩,年增率僅10.3%。
根據中國網經社旗下電商大數據庫「電數寶」,2018年至2022年間,京東「618」交易規模分別為1592億元、2015億元、2392億元、3438億元和3793億;增長率分別是32.77%、26.57%、18.7%、43.72%與10.32%。今年是京東過去5年來,年增幅最低的一年。
路透社報導認為,這表明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政府嚴格執行「清零」防疫政策下造成經濟放緩,消費者收入減少,導致短期消費能力和意願下滑。
消費需求轉弱
「我已經開始抑制自己的消費慾望,除非是絕對必要或是不可錯過的折扣。」來自濟南市27歲的希樂告訴《南華早報》說,自己已經6個月沒有買新衣服,但是「618」提供的折扣並未吸引她。除了個人護理用品等必要品項,她沒有購買其他商品。
希樂目前正任職於一間國際貿易公司,她說:「我想開始存錢。疫情之下,找新工作不是那麼容易。」疫情期間收入變少,加上未來充滿許多不確定性,她認為,如果能有些儲蓄,儘管不多,「會感到更安全、更安心」。
在北京從事電商工作、27歲的宋川在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也表示,因為疫情收入減少,因此今年他只買了必需品。他說:「我的消費習慣無疑地已經發生變化,在疫情之前我會買我喜歡的,但現在我只買我需要的。」
困難的一年
源自京東電慶日的「618」向來被認為是京東的「主場」,是僅次於淘寶「雙11」的年度第二大網購盛事。為了刺激消費,中國主要電商平台也紛紛推出更多折扣,但部分公司和代理商卻表明退出競爭。
《中國新聞週刊》報導,棉麻女裝品牌「茵曼」創始人方建華在公眾號上發表文章稱:「今年618『躺平』,不玩了」。他提到,一百多家實體店關門停業,上海春夏貨品售罄率不到6成,銷售速度趕不上退貨,最高退貨率達到6成。
事實上從去年起,中國購物節促銷活動已有跡象顯示消費者需求減少。比如阿里巴巴在「雙11」期間的銷售額增長僅8.5%,是有史以來最小增幅。
此外,根據阿里巴巴發佈2022年Q1財報,商品交易總額(GMV)下滑,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62.41億元,年減200.34%。這對電商來說是相當不樂觀的訊號。
策略轉向
今年「618」購物節整體銷售額,中國互聯網大數據服務商「星圖數據」(Syntun)估計,包括阿里巴巴天貓商城、京東和拼多多在內的電商平台總共創造了5826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與去年的5785億元人民幣相差不遠。
星圖數據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電商公司今年做出了一些努力,例如簡化促銷規則和提供更大的折扣,但「市場反應冷淡」。
此外,中國媒體也觀察到,京東在今年「618」不如往年那麼強調總數字。往年「618」,京東會披露當天的階段性銷售額,但今年卻不然。今年京東轉向強調供應鏈技術能力,披露的數字也更多圍繞供應鏈展開。
京東零售執行長辛利軍在「618」啟動發佈會上表示,這次京東「618」是供應鏈價值與社會認知首次對齊。2022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各界認知到了供應鏈的重要性。辛利軍稱,京東已經準備好迎接「供應鏈價值元年」。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