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的寒冬已經過去?
2007年4月12日「中日興旺發展的經濟合作對雙方都能帶來好處,但它早就受到了政治寒流的衝擊。所以,人們高度注視去年日本政府的更迭。雖然安倍晉三持保守的民族主義立場,但他在政治生涯中避免發表與中國對立的言論。他接過政府首腦職務之後,日本經濟界對他的壓力加大,使他不得不快速發出明確訊號,以結束與中國和韓國關係的冰凍狀態。
在中國,主張不要使中日關係單獨依附於歷史問題的呼聲也增強了。他們認為,北韓核問題、談判開采東海天然氣田的問題、澄清釣魚台群島領土爭執和台灣問題對雙邊關係和本地區各方的理智相處都具有極大的意義。
在此背景下,雙方最近幾個月都努力求實務實。不僅在實際工作層面上如此,政治高端也避免激烈的爭論。去年十二月以來,兩國政府倡議組建的一個二十人的中日專家小組,從不同角度研究兩千年的中日歷史。這項任務不輕鬆,特別今年是日軍開入北京、南京大屠殺等許多敏感歷史事件的七十周年。
在日本和中國進行的民意調查表明,人們普遍認為,目前的中日關係不好。所以,大多數人對中日峰會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認為這不過是兩國領導人重新開始理智對話而已。」
每日鏡報重提了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和兩年前中國大學生反日示威的經過。該報最後寫道:
「小泉的接班人、保守派安倍晉三就職以來沒有參拜靖國神社,所以中國去年秋季接待他來訪。但安倍也以民族主義的言論爭取日本右派的選票。不久前,他宣佈,沒有證據證明皇軍曾強行徵召慰安婦。他的言論引起了國際抗議,對他今後是否會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安倍顧左右而言他。
溫家寶的三天訪問是兩國消除緊張局勢的機會。兩國關係的緩和符合兩國的利益。兩國之間貿易興旺,經濟上中國和日本互相依靠。日本的大型電子和汽車製造廠家把越來越多的零件轉移到中國生產。2006年,中日雙邊貿易增至2110億美元,增長了11.5%。今年,中國可能將上升為日本最重要的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