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才流動,雙向受益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25日

此前,人們一致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知識分子和其他專業人才移居國外,對這些國家是一大資源流失。現在,對此有了一種不同的看法:專業人才出國並非只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印度、中國和台灣的例子表明,這種現象會產生相輔相成的積極效應。

https://p.dw.com/p/46jf
來自蒙古烏蘭巴托的電腦專家秦巴特-哈斯巴加納圖片來源: AP

最近幾天,接近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艾伯特基金會在柏林舉辦了一個研討會,討論高級人才流動對來源國和接收國的影響以及接收這些人才的政治框架條件,特別審議了德國聯邦政府為吸收訊息技術人才而制訂的綠卡政策。

明斯特大學向大會遞交了他們的一份調查報告。報告中說,過去人們把發展中國家人才來到其它國家稱為「人才流失」,把這些人才移民、定居和融入接收國社會看作是一個單向的過程。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越來越多的現象表明,過去從發展中國家移民國外的精英又回到自己的祖國,「人才流失」變成了「贏得人才」,也就是收回了失去的人才資本。調查報告的統計數字表明,在接收人才的國家內,從高級人才中的外國移民比例來看,人才流失的國家大多為中美洲和非洲國家(尤其是阿爾及利亞、加納和塞內加爾)。相比之下,伊朗和土耳其以外的亞洲國家人才流失較少。歐洲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國家高級人才的移民比例很高,超過25%,最高可達50%,使人們擔心,這些國家可能出現「失血」現象。而另一些主要的人才來源國,如中國、印度、韓國、伊朗、菲律賓、台灣和墨西哥的高級人才,雖然在接收國、尤其在美國擁有很高的絕對數字,但他們在自己國家的高級人才中只佔有相對小的比例。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在投資相對安全的國家,如台灣、中國、印度和韓國,已出現了重新贏得人才的徵兆。這些國家大力延攬海歸人才。

過去,發展中國家是工業國的加工車床,今天成了工業國的「人才庫」,也就是「教育車床」。所以,移民越來越成為工業國調節結構政策和經濟政策的手段。科學家們認為,只有把移民和開發援助措施交叉起來,才能找到一條走出困境的出路。對德國來說,有一個負面的例子可以作為歷史的教訓:自七十年代以來,德國以開發援助基金建立並資助了位於印度馬德拉斯的一個培訓中心,但那裡的大多數畢業生並沒有到德國來,而是去了美國,使美國九十年代從中獲益不小。由於延攬和交換高水準的勞動力對經濟發展具有日益重大的意義,德國政府三年前開始為延攬外國訊息技術人才執行的綠卡政策就是為了使政治框架條件適應變化了的挑戰,擬定新的移民規則。

到2003年7月為止,共有15000名專家通過綠卡政策來到了德國,其中來自印度的人數最多,有3600人,佔第第二位的是羅馬尼亞人,第三位來自獨聯體各國。值得一提的來自北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和埃及等國的400多名專業人員。至今年九月份,這些人員中有400人次短期失業。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情況,現在失業人數為150人。45人又返回了祖國。在為有發展前途行業、科研和革新而爭取專家和人才的國際競爭中,綠卡政策是一次嘗試,本來應該為制訂德國的移民法奠定基礎。但是移民法草案遭到反對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的拒絕。對於外國專業人才來說,困難的不是工作許可,而是居留許可,因為各州的做法不同。

不過,在柏林的艾伯特基金會會議上,也有人指出,在有控制的移民和更好利用自身資源之間,必須找到平衡點。這裡有促進婦女就業和為家庭與就業創造協調條件的問題。對移民的高級人才,應給予更多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