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軍火大買家分列台灣海峽兩岸
2004年6月9日廣告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這份年報稱,由於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先後爆發,全世界的軍備開支2003年增加了11%,從2002年來共增加了18%,2003年大956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了將近一半。
該研究所認為,這一明顯的上升趨勢主要是因為美國從9-11以後大大加強了軍備投入。年報中還說,發達國家的年度軍備開支總額相當於這些國家2001年發展援助總額的10倍,同時也高於所有貧窮國家外債的總額。
在國際武器貿易方面,前些年的下降趨勢在2003年也被明顯地扭轉了。俄國和美國是主要的武器出口國,俄國的主要買主是中國和印度,而美國的主要客戶是台灣,埃及,英國,希臘,土耳其和日本。去年,德國佔武器出口國第四位,排在俄,美,法之後。
該研究所估計,今後幾年內,美國在武器貿易方面的地位將進一步加強,而俄國的地位將相對減弱。同時,由於估計美國的國防預算將繼續上升,導致全世界軍備預算往上走。但這個趨勢將會以緩慢的速度實現,因為"當前的比例經濟上和政治上是否是能夠承受,從長遠看值得懷疑。"
報告把伊拉克戰爭列為去年國際頭號安全政策事件。該所英國籍的所長愛呂松.拜爾斯女士說:"以低成本成功地佔領了一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國家,證明了美國獨一無二的強大。但其後續影響則顯示了美國強大的界限和軍事強權意義之有限。"
去年全世界發生的19場戰爭中,只有伊拉克戰爭和克什米爾戰爭是國家間的軍事行為,8場內戰發生在亞洲,4場在非洲。在布隆迪,象牙海岸,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和菲律賓,顯示了衝突具有"突然和大規模升級可能性"的潛力。隨著塔利班去年活動的加劇,阿富汗也顯示了這種前景。
(據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