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80609 Cyber Krieg

2009年6月20日

北約網路戰爭防禦研究中心6月17到19日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召開網路戰爭國際會議,德國之聲記者馮海音(Matthias von Hein)從會議現場發回了報導。

https://p.dw.com/p/IUWJ
網路的觸角遍及世界角落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網路戰爭,又稱電子戰爭,是新生事物,但是在塔林網路戰爭國際會議上人們引用最多的人卻已經去世快180年了-他便是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普魯士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著名論斷是"戰爭不過是政治以其它手段的延續"。放在今天的背景下,這一"其它手段"就是電腦操縱的戰爭了。愛沙尼亞國防部長雅克.阿維克蘇在會議開幕發言上明確指出了網路戰爭這一議題有多重要。他說:"與會的每一個人都相信,我們的確面臨網路戰爭,這是無法簡單迴避的。韓國官員兩天前通告說,他們的軍事電腦網路持續受到攻擊,平均每天受到9萬5000次攻擊。本周,愛沙尼亞總統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了會晤,就網路安全問題進行了磋商,探討了如何奪回被我們的對手侵佔了的領地。"


來自30多個國家的280名代表出席了會議,發言者也都具有重要的身份,例如美國國土安全部的代表,或者印度國防部的科學家。芬蘭安全問題咨詢公司F-Secure的代表米柯‧海彭南從事網路安全研究已經20多年了,他在會議上指出,網路戰爭也危害到普通網路用戶,例如訪問一個受到操控的網頁就可能給自己的電腦招來"木馬"病毒,而本人卻根本不會察覺。他說:"木馬入侵後,你的電腦就不屬於你了。它開始被那些網路犯罪分子所控制,以期搾取錢財。他們可能利用你的電腦做違法的事情,例如發送垃圾郵件,或者更有可能的是記錄你的鍵盤操作過程,以期能竊取用戶網上購物時鍵入的信用卡號碼。其結果和信用卡丟失是一樣的。"


網路正在成為軍事、政治和經濟領域間諜使用的重要輔助工具。米柯‧海彭南指出:"木馬程序越來越受到間諜們的青睞。木馬入侵事件越來越頻繁。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些木馬入侵是國家操控的。"


例如,2007年夏天德國"明鏡周刊"報導說,德國政府的電腦受到木馬的攻擊,跡象表明攻擊的源頭最終指向中國。2007年9月英國"泰晤士日報"也援引美國國防部的消息報導說,服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駭客制定了一套通過電子攻擊導致美國航空母艦艦隊癱瘓的計劃。據說駭客們還為此編纂了一本電子戰爭的虛擬手冊。美國總統歐巴馬十分重視網路戰爭,這也許是因為他的電腦在去年競選總統時被駭客侵入過。今年五月,歐巴馬指出,網路安全是美國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之一。專家估計,美國每年用於網路安全的費用高達100億美元,所以毫不奇怪,大軍工企業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Northrop Grumman)也派員出席了這次會議。


網路安全專家米柯‧海彭南認為,在網路安全上作出的這些努力不僅僅是為了防禦。他坦言承認:"您問我是否認為北約國家也在研究進行網路攻擊的技術,是的,我認為是這樣!"


不過,去年成立的北約網路戰爭防禦研究中心主任、愛沙尼亞裔的中校伊爾瑪‧塔姆強調,他領導的機構是學術性的。他說:"我們的任務是加強北約成員國的網路安全,我們中心的角色是進行學術分析,對發生的網路攻擊事件進行研究。"


網路戰爭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和政治問題,還有法律問題,而今年夏天就將另外有國際會議專門討論這一問題。


作者:Matthias von Hein/瀟陽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