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試驗導致中國對朝外交失敗
2006年10月11日南德意志報寫道:「中國對這次試驗也很惱火。多年來,中國領導人努力想使這個小鄰國恢復理智。現在,金正日的核試驗損害了北京的國際威信。…… 中國此後的態度如何,人們翹首以待。北韓一大部分石油和糧食靠中國供應,為了防止缺乏外匯的北韓全面崩潰,北京一直用糧食和其它物品進行交換貿易。如果中國相應美國和日本對北韓實施制裁的呼籲,北韓將受到沉重打擊。」
新蘇黎世報寫道:「今後幾周,討論制裁北韓問題時就可以看出,北京是否願意並能夠履行自己的任務,作為東亞的主導力量為地區安全確實作出貢獻。也許世界過高估計了中國作為北韓的石油和糧食主要供應國對平壤的影響力,北京可能採取的制裁看來也不會使北韓政權感到不安。但不管怎麼說,北京模棱兩可和優柔寡斷的北韓政策造成了現在這樣的局勢,這與一個胸懷地區領導地位抱負的大國把握危機的能力很不相稱。」
法蘭克福評論報認為:「對北京來說,北韓的核試驗是一次外交失敗。過去幾年,沒有一個國家象中國這樣大力尋求通過談判解決與金正日政權的糾紛。…… 中國過去把自己視為北韓政權的保護國,北京在核危機中以調解人的面目出現,不表示立場。其它鄰國強烈譴責平壤退出防止核擴散條約及採取的核威脅步驟,而北京只是謹慎地表示擔憂,同時經濟上支持平壤政權。…… 現在這一切也許就要結束了。觀察家們認為,北京現在將支持對平壤進行更嚴厲的制裁。來自中國的經濟壓力可能使金正日政權更為焦頭爛額。」
柏林日報寫道:「北京領導人想必更為失望。中國是北韓最後一個戰略盟友,沒有中國供應石油和糧食,金正日政權幾乎難以支撐下去。中國同時一再告誡這個鄰國不要進行核試驗,最後一次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星期日在中國首都逗留期間。中國要使朝鮮半島無核化,但北韓的核試驗表明,中國的斡旋和調解政策失敗了。」
日報認為,北韓核試驗將促使中美關係的發展:「北韓的獨來獨往除了使地區產生核恐懼以外,但也造就了一個明顯的穩定因素:它迫使美國和中國走到一起,以防止北韓繼續進行軍事冒險,阻止日本採取過激的反應。雖然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北韓戰略都失敗了,但其結果是:北京和華盛頓又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這個敵人在二戰期間叫日本,今天叫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