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被「敲骨吸髓」還是經貿轉骨?
2023年6月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6月1日,「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在美國華府完成首批簽署,多家台媒稱之為「歷史性的一刻」;台灣總統蔡英文隔日發言表示,這是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以來,所建立最完整、全面的貿易協定。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言人米歇爾(Sam Michel)表示:「感謝台灣夥伴幫助我們達成這一重要里程碑,期待在更多貿易領域展開談判。」
中國外交部則對此表達強烈反對,稱美方不得與「中國台灣地區商簽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而所謂「倡議」不過是美方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對台敲骨吸髓的『指揮棒』」。
在中美角力加劇、雙方就台灣問題爭論不休之際,「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否有助台灣擺脫對中依賴、重回經貿舞台?還是其外交成果華而不實?
DW整理出其中三大值得關注的提問:
一、政治含金量大於經濟效益?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共有12項議題,6月1日簽署的第一批議題涵蓋其中5項,包含貿易便捷化、良好法製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及中小企業,並未涉及「市場開放」、「關稅減免」等議題,遭外界質疑與自由貿易協定(FTA)內容落差大、效益有限。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告訴DW,當前的談判過程是為確保「雙邊在推動自由貿易之前,可以先把相關法規談好」,因此現在就認定該倡議經濟效用不大,「似乎太快了」,應等到後期再下定論。
針對台灣受北京打壓,難以加入國際多邊貿易組織的困境,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2日也發表聲明指,「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可作為推動貿易協定的路徑圖,將有利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然而,部分學者對此表達懷疑,批評是「痴人說夢」。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上個月向台媒《太報》表示,有關「倡議有助台灣加入CPTPP」的說法,「恐怕有點勉強」,因為目前美國自己都已退出,且不願重返該協定。
至於這能否為台美簽署FTA鋪路,劉大年也對此澆冷水,稱美國當今政策即不願和任何國家或地區簽署FTA,因此除非美國政府態度轉向,否則外界不該抱有如此期待。
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日前更在台灣《聯合報》發表社論痛批,美國不願付出具體行動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貿易組織,或與台灣簽署FTA,「宛如美國老大邀朋引伴開大會」卻擔心台灣嚇到來賓,因此不讓台方「從正門進去」,僅「可在邊陲地帶吆喝,過過乾癮」。
不過在政治層面,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認為,簽訂「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有助舒緩台灣在國際外交、經濟上遭遇的「孤立效應」。他說,「如果美國願意跟台灣簽有FTA效果的協議」,即便不是真正的FTA,也有望達到一種「示範」效果,讓其他國家考慮傚法美國,與台灣簽訂類似協議。
二、有助台灣降低對中國依賴?
在北京的強烈反對下,台灣與美國簽署貿易倡議,是否暗示要進一步遠離中國市場、在中美角力之間選邊站?葉耀元向DW分析,該倡議「某種程度一定會」幫助台灣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只是降低幅度依貿易的品項將有所不同。
葉耀元說,中國近年來人力成本上升,加上兩岸關係緊張,以往代工組裝的優勢已逐漸減弱,因此就某些產品而言「兩岸的依存度本來就在逐年下降」,簽署台美倡議只是「加速」這件事的發生;但對於其他仍高度仰賴中國的品項,台灣則必須抉擇「到底要吃中國還是美國市場」。
以農產、水產、酒類等品項為例,近年來中國屢次以檢測不合格、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禁止台灣相關商品進口;即使北京否認,但外界普遍將其解讀為一種「政治手段」。葉耀元告訴DW,這也顯示相較於美國市場,中國市場易受政治因素影響、存在較高的風險性;針對此類產品,台灣可以透過貿易協議,「把對中國市場的互賴性轉到美國身上」,將特定產業鏈「從中國拉出來」。
以政治的角度來看,丁樹範則認為與美國簽署倡議並非「選不選邊」的問題,「而是台灣必須要這樣做」,因為不論有無簽署這份倡議,北京都將持續打壓台灣的國際地位,「反對台灣加入各種經貿組織」。「不管怎麼做,北京都會不高興,」他說。
丁樹範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為例表示,中國作為成員國之一,堅決反對台灣加入,除非台灣「在政治上有所讓步」,意即要台灣「放棄自己的政治主體地位,完全變成另一個香港」。香港已在去年申請加入RCEP,並有望在今年年中正式獲準成為其中一員。
三、協議不平等?台灣得按美國規則走?
台灣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3月接受台媒《天下》雜誌專訪,稱台美倡議如同「一套進步的貿易規範」,「讓各國可以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自由競爭」。
然而,相較台灣,美國在商業法及貿易制度上的規定都更為複雜,因而產生台方須「按照美國規則走」、任由美方「予取予求」的部分說法。中國國台辦也曾批該協議是「披著經貿外衣做政治交易」,恐削弱台灣核心產業優勢和整體經濟競爭力。
對此,葉耀元持正面立場,認為應將此事解讀為雙方在進一步展開貿易之前,須先完成的「法規銜接」。他表示,正因為美國法規較台灣複雜,台灣某些生產鏈、生產製程並不符美國規範,「如果在產品出口之前,就已經先把這部分(法規)處理好,相對來說就可以加速(產品)出口到美國的進程。」
劉大年則表示,台灣的首要任務是把握機會,向美方提出更多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譬如提升供應鏈韌性、深化資訊交流等,才不會淪為該倡議幾乎完全是從美國需求出發,對台灣直接助益不大,只是美國給台灣的「安慰劑」等有關批評。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