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安樂死與德國歷史

2014年1月18日

如今當人們在德國討論安樂死這個話題時,總無法擺脫一個沉重的歷史陰影。在納粹統治時期,有數十萬人被定義為「無價值的生命」,以「安樂死」的名義被殘酷地殺害。

https://p.dw.com/p/1Arbl
Das Denkmal der grauen Busse in Brandenburg
「T4行動」受害者紀念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第三帝國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有認真記日記的習慣。1941年1月的一天,他在日記中寫道:"4萬人已經解決了,還有6萬。"這兩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實際上是一場大屠殺。1940年,德國醫生和護理人員開始有系統地殺害殘疾人和有心理疾病的人。他們被送進毒氣室或被藥物致死,還有人被活活餓死。1939年9月德國進入戰爭狀態,自此,殘疾人和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人被視為"累贅",因此必須從這個國家"消失"。

"美好地死去"

Euthanasie in Bayern zur NS-Zeit
成批的病人被送往死亡營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納粹執政時期在德國統治的地區,自1939年開始共有大約30萬人在'安樂死'的名義下被謀殺。"慕尼黑大學的醫學歷史學家霍恩多夫(Gerrit Hohendorf)介紹說,他剛剛出版了一本有關德國安樂死歷史和倫理的專著《以死亡解脫痛苦》。德語中的安樂死(Euthanasie)這個詞意思是"無痛苦的、美好的死亡"。

納粹體制下的所謂"安樂死"也被稱為"T4行動",是一種殘酷無情、毫無憐憫的謀殺。對像是被納粹視為"無用"的群體,或被醫生歸為"沒有治癒希望"的人,他們就這樣被判了死刑。"這些人包括有心理疾病和精神殘障的人、被特殊管教的青少年、社會交往有困難的人,在戰爭最後幾年裡,還有許多身體患重病人,包括喪失勞動能力的強制勞工。"霍恩多夫介紹說。

"消滅無價值的生命"

1920年,由心理醫生霍赫(Alfred Hoche)和法學家賓丁(Karl Binding)撰寫的《允許消滅無價值生命》(Die Freigabe der Vernichtung lebensunwerten Lebens)一書在德國出版。該書成為納粹實行大屠殺的理論和意識形態鋪墊。"賓丁提出了'出於同情共謀殺人無罪論',並找出了適用的群體,首先是那些因重病主動要求結束生命的人。"心理學家和治療師溫德(Michael Wunder)回顧了這段歷史,他是德國倫理理事會的成員。

Schloss Grafeneck
Grafeneck城堡:1萬多名精神病人被送進毒氣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賓丁和霍赫還提出了另一個群體,即因疾病無法表達自己意願,包括死亡意願的人。"是否存在這樣的生命,……其延續對於本人和社會長期看失去了任何價值?"賓丁在書中提出這樣的問題,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認為,僅出於同情心,也應該結束這些"無價值的生命"。兩位作者對安樂死對象的定義是那些自願結束自己生命,以及無法表達自己意願的人。"有關安樂死的討論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柄雙刃劍。"溫德認為:"可以說,這是一個十分現代的議題,一本十分現代的書,其爭議性至今不減。"然而問題是,誰將做出決定,判斷一個個體生命是否還"有價值"?在納粹統治時期,醫生就掌握了生殺予奪的權力,其後果是殘酷的。

歷史責任

"關鍵在於,當人們踰越界限,把判斷一個人的生命是否還有價值的責任和可能交給醫生的時候,就製造了一個傾斜的層面。"霍恩多夫警告人們必須時刻不忘謹慎和責任。"當人們想幫助一個人自殺或主動殺死一個人的時候,就會這樣做,那時就有了不應該再延續這個生命的理由和動機。"數十萬人在納粹統治下在"安樂死"的外衣下被屠殺的事實今天仍在警示人們,必須以特殊的敏感和責任對待這個安樂死議題。

Galerie Hospiz Arbeit in Deutschland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作者:Marc von Lüpke 編譯:葉宣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