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印度市場遭遇阻擊,瀕臨停產
2022年10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近年來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主導印度市場,但由於兩國間地緣政治惡化的影響,在印度的中國公司正受到日益嚴格的審查。對於市場龍頭小米而言,其經營環境日益惡化。
印度專門從事金融犯罪調查的聯邦機構印度執法局(ED)今年 4 月凍結了小米的資產,指控該公司通過特許權使用費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小米表示,ED 沒收的資產中超過 84% 是用於向美國的頂級智慧型手機晶片供應商高通公司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
上周,由於印度法院拒絕在稅務糾紛得到解決前解凍小米在該國價值 6.76 億美元的資產,小米聲稱,其在印度的業務「實際上已經被迫停止了」。
並非孤立事件
此司法案件並非孤立事件,它正值中國科技公司在印度市場上面臨日益惡劣的經營環境之際。分析師們表示,雖然印度消費者已經接受了中國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高科技產品,但德裡可能擔心中國品牌過於迅速的主導其市場。類似於在美國和其它西方市場所看到的情況,德裡還表達了對中國產品的安全性,以及日益增長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擔憂。隨著這些緊張局勢的加劇,中國品牌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在市場上面臨一條艱難的道路,包括更嚴格的審查和由此導致的更多類似衝突。
小米否認在稅務糾紛中有任何不當行為,並在法庭上對ED的資產凍結提出質疑,稱此舉「嚴重不相稱」。小米同時表示,資產凍結將使其難以在印度教排燈節之前維持日常運作和支付薪水——排燈節期間通常是印度的消費旺季。由於這場糾紛,小米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已經遭受了損失,該股今年迄今已貶值一半以上——遠超過恆生指數 30% 的平均跌幅。
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稱雄印度市場
2014 年,小米成為最早進入印度市場的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之一,當時市場還相對不發達。現在小米在印度市場銷售的 99% 的智慧型手機和 100% 的電視機都已本地化生產,並將這個市場視為僅次於中國的最賺錢的市場之一。
印度已經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並且仍然充滿潛力。根據印度當地的行業分析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其去年的收入超過 380 億美元,比 2020 年增長 27%。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佔據了 76% 的市場份額,小米以 24% 領先。
一些分析師表示,中國供應商可能因為增長過快而引起了印度監管機構的關注。他們補充說,印度正試圖更清楚地瞭解中國公司在當地業務的實質和目的,這導致了更嚴格的審查。
專門關注跨境投資相關法律事務的 Khaitan & Co. 合夥人 Atul Pandey 表示,小米案是此趨勢的一部分。他說:「過去兩年印度政府禁掉了一批來自中國的應用程式,稱這些應用程式在秘密地將個人數據轉移到境外,」,其中包括了TikTok 和微信等中國大牌在印度被禁的案例。 「隨後,政府一直在密切審查向海外股東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許可費。」
Pandey認為印度監管部門的行為並非出於政治目的,因為在他長期代理中國客戶的工作經驗中,他發現很多中國公司不願意准時當地法律法規,不願意把在印度市場賺到的利潤留在當地再投資,這使得印度政府懷疑中國企業在當地投資的真實意圖。「有一種看法是中國科技企業來印度只是為了洗錢和竊取當地數據。」Pandey補充道。
在調查小米的商業行為時,ED 發現該公司的印度子公司在當地開展業務一年後,在其中國母公司的指示下開始匯出外幣。徵求意見稿確定匯出的金額是「為了小米集團實體的最終利益」,並且小米印度沒有從收到匯款的三個外國實體那裡獲得任何服務。它還發現小米印度在向國外匯款時向銀行提供了誤導性訊息。
儘管困難重重,但小米否認計劃離開印度並將當地業務轉移到巴基斯坦的傳聞,稱當地媒體South Asia Index此前的相關報導「無中生有」。此外,最近還有來自埃及媒體的報導稱,開羅已經確定新的特惠招商引資政策,專門針對吸引來自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包括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但相比總量依然不大的非洲和中東市場,小米和其他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印度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尤其在二三線城市,Pandey說,「如果這些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離開印度市場,那將是個商業上不審慎的決定。」
地緣政治衝突影響中國企業投資印度
大多數其他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都面臨著類似的麻煩,包括Oppo面臨的對其價值 440 億盧比(5.35 億美元)的逃稅指控。另外,儘管在當地市場虧損嚴重,但華為被發現向其中國公司匯出了 73 億盧比。結果,華為印度首席執行官李雄偉在試圖離開印度時被拘留,後來被保釋。9 月,印度媒體《Business Today》報導稱,另一大中國智慧型手機玩家 Vivo 將其在印度公司 6247 億盧比總收入的一半匯給了中國公司,以避免繳納地方稅。印度稅務部門調查發現,Vivo 印度公司涉嫌逃稅共計221億盧比,隨後凍結了該公司價值46.5億盧比的印度資產。
2020 年兩國在中國新疆和印控克什米爾交界的實際控制線附近發生嚴重衝突後,兩國之間的政治關係一直趨於緊張。自那時以來,印度以安全問題為由禁止了 300 多個中國應用程式,並收緊了對中國公司投資的規定,對中國公司的嚴格審查也隨之發生了。
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在 7 月初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調查正在擾亂中國公司的「正常商業活動」,並削弱「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市場主體在印度投資和經營的信心和意願」。
「印度監管機構ED對小米的指控創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中瑞法律協會研究數字科技的專家蔣嘉之評論道,「所有的貿易保護政策最終的結果都一樣,就是普通消費者受到損失,然後當地企業由於缺乏競爭,也得不到真正的發展。」
印度市場對中國手機需求超越政治
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2021 年印度佔全球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 17%,僅此於中國大陸的 31%。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近年來一直需求疲軟,但印度的市場卻在強勢增長中,這讓中國品牌很難放棄這一戰略性市場。
分析師們表示,儘管在 2020 年邊境衝突後,印度國內的反華情緒高漲,但印度消費者對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喜愛超越了政治,主要是因為它們在對價格高度敏感的印度市場中被視為具有巨大性價比優勢。過去幾年,印度製造商試圖從國內對廉價智慧型手機的巨大需求中尋求商機。譬如,印度大型企業集團 Reliance 的億萬富翁老闆Mukesh Ambani 與谷歌合作開發了一款智慧型手機。但這些產品並沒有在消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響。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研究總監 Kiranjeet Kaur 表示:「如果你比較這些手機的功能就會發現,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要多得多,而成本只高出一點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