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時代:新老華人移民在美國
2023年6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小紅是大學畢業又工作幾年後才想要來美國的,他說自己因為準備倉促,只申請到了一家並不出名的大學,畢業之後,他找到了一份收入普通的工作,但也在積極備考技術類的證書以提升自己。
隱藏的鄙視鏈
作為新移民的一員,小紅對當地華人社群最大的體會是有一條隱藏的鄙視鏈。「入籍和有綠卡的鄙視還在辛苦抽簽證的,技術移民和優秀人才鄙視靠結婚拿到身份的,博士生鄙視本科學歷的。」
「好像同胞之間更多的是瞧不起,」他告訴記者。在與一些老移民接觸的時候,不少人在得知他讀的並不是名牌大學,也不是容易找到高薪工作的專業之後,總是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要轉碼,即學習計算機編程,成為一名「碼農」。有人建議他去參加網路上的編程課程,有人建議他再讀一個學位,有人建議他靠刷題和自學,再在領英等網站上找人推薦工作。「我覺得他們不少人也是出於好心,但有時候他們說你現在這個工作能攢下多少錢啊,就這種話,還挺傷人的。」他在租房時,也曾經被同胞坑過,「明明按照租約應該是房東承認的維修費用,他非讓我自掏腰包,還要賠他錢,後來是另外一個美國房客去據理力爭,才讓房東承擔了所有的維修費用。」
赴美國際學生從2020年連續兩年下降後,開始回升,其中也包括中國留學生。根據美國國務院發布的美海外各使領館簽赴美簽證數量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學生獲得美國F1學生簽證的數量為5413人,相較於前3年大幅增長,並且超過了疫情前的同期水準。
數據統計顯示,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正向低齡化發展。2022年,美國中學共招收了8626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佔所有國際學生的27%,是佔比最高的國家。
除了留美學生之外,中國嚴苛防疫政策帶來的限制,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隱患等,也讓一部分高淨值人群動了「潤」到美國的念頭。招商銀行和貝恩咨詢公司共同發布的《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中,美國是中國內地高淨值人群境外資產配置中轉站和目的地的第二名,僅次於中國香港。
除此以外,也有一部分沒有途徑獲得美國簽證的中國人選擇了「走線」這個途徑。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10月起的六個月,有超過6500名中國公民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被逮捕,這是有記錄以來錄得的最高數據。而在抖音、推特、telegram群組中,也有不少人將自己成功「走線的」經歷分享出來,許多人讀到之後都躍躍欲試。
能融入但依然孤獨
翟女士是一位中年中產移民族。她原本在上海有自己的喜歡的工作,也有關係要好的閨蜜、同學和同事。
但丈夫因為工作調動而搬到美國,不願意兩人長期分居的她也舍棄了自己在國內的圈子和工作。因為遇到疫情,每個人都在家裡閉門不出,社交活動幾乎為零,所以剛來美國的第一年幾乎沒交到什麼朋友。丈夫忙於工作,她就一個人打理各種瑣事,學會了和維修工、水管工、清潔工打交道,學會了參與孩子學校的老師溝通,在國內幾乎不開車的她還不得不練就了一身車技,接送孩子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甚至還學會了和違約的房東打官司。
「說融入也算融入了吧,遇到了很多很好心幫了很多忙的朋友,特別是同樣做媽媽的,互相之間能搭把手就搭把手。遇到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有很熱情的人送來自己家裡做的粽子,月餅但是同齡的人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家庭、子女要忙,很難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發展出很親密的友情了,」她告訴記者。
她還表示,有些老移民對新移民說話總有種喜歡說教的感覺,她戲稱:「爹味很重」。「比如見面就問你住在哪裡,然後說那裡怎麼怎麼不好,再告訴你應該住哪個街區,那裡買房子看漲。看你朋友圈發了去哪裡旅遊或者吃飯,他們就說那裡不好玩不好吃,然後再介紹你去他們常去的地方。「
對政治訴求的不同表達
在德州的秦女士從大學開始到工作,在美國生活了近二十年。期間輾轉東西海岸和中部好幾個州,換過好幾份工作,是不少新移民眼中的「美國通「。她提起最近遇到的一些剛來美國不久的年輕人,覺得他們有些「太不關注時事了」。
德州保守派的政府官員曾一度想要推動限制中國人在德州購買房地產的法律,她帶領認識的華人上街遊行抗議,去州議會門口舉牌子,參加州政府的聽證會,也積極在推特等美國的社群網站上發聲,但她說自己向剛來美國不久的年輕人宣傳時,對方並不在意。
「他們中的不少人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些,即使聽說過的,他們也覺得自己在短期內沒有買房的打算,所以和自己的生活毫無關係」。秦女士覺得這群新移民似乎並沒有積極參與到本地的社會政治議題和社群建設中去的想法,但如果美國政府對於中國的歧視越來越嚴重,這些新移民的生活也會被影響。「我覺得中國人哪怕背景和政治立場不同,在這一點上的訴求應該是一樣的。因為如果類似的法案被通過,將來也可能會有法案去限制他們在美國的學生簽證,工作簽證等等。」
但同在德州的周同學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關心的政治議題,但也沒有義務去關心每一個議題。就好像他們抗議限制中國人購買房地產的法案,但我也沒看到 他們去抗議限制LGBT群體的法案,限制女性墮胎的法案。」周同學曾參與當地舉行的聲援白紙運動的活動,也和一群同齡人討論自己關心的政治議題。他認為年輕人在參與自己關心的話題時,其實做得很好,白紙運動時,海外許多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都自發地聚集起來進行聲援,也在社群網站上進行宣傳。身邊的不少同學也都積極做義工,有人救助小動物,也有人利用暑假去清理海洋垃圾。
他認為現在美國的中國移民越來越多,大家的背景、喜好、思維方式、做事習慣等都千差萬別。融入華人社群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很難和這麼多不同的人同時相處得來。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