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千二百萬人掙紮在貧困線上
2005年3月1日星期一,德國全國扶貧會議發言人馬爾庫斯在漢諾威說,德國有八分之一的兒童生活水準只能達到社會救濟的水準,而1965年時,這一比例僅為七十五分之一。自去年實行醫療改革以來,窮人很少採取預防措施,也很少找醫生看病,一些病患最後拖成了慢性病,甚至導致早期死亡。
德國全國扶貧會議發表的2004年年度報告特別對窮人的健康和醫療狀況做了詳盡的敘述。貧困與健康問題專題組組長特拉貝特舉例說,過去心肌梗塞是老闆們的疾病,現在它不再是富人的「專利」了,社會下層人員也容易得這種病。當然,這種病與吸煙、飲食習慣和運動少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但不容忽視的是,醫療不及時也是導致心肌梗塞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再以心理健康為例,失業人員的自殺比例比就業人員高出二十倍,由此可以想像,貧困能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
去年開始實行的醫療改革使窮人的處境更為惡化,因為領取社會救濟的人也必須支付每季度十歐元的門診費,承擔藥品價格中的份額。由於這些人的社會救濟金並沒有提高,此項醫療改革實際上就是從最窮的人身上來節省醫療費用。所以馬爾庫斯代表全國扶貧會議提出了一個最為重要的要求,免除社會救濟領取者繳納藥品部分費用的義務。他說,這項要求已得到一些知名部門的支持。全國地方醫療保險公司也表示可以這樣做,但政界對此仍然無動於衷。
德國完全有財力這樣做。馬爾庫斯說,社會救濟領取者支付的藥品部分費用只佔法定醫療保險總經費的0.014%。德國有1200萬人屬於貧困人口,他們大多為失業人員、移民、單親家庭和生育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這些人不僅貧困,而且也不知道,他們可以利用那些預防醫療措施。
縱觀德國的貧困與醫療的關係,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德國這個社會福利型的國家,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即使其光鮮的表層,也正在逐步失去誘人的光澤。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本站網址:
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