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006年4月2日

通過參觀歷史遺跡、博物館、紀念碑來接受政治思想教育,這對中國的中小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不過您知道嗎,德國的學校也會組織學生參觀,進行政治思想教育。這種教育往往離不開探討納粹時期的黑暗歷史。位於慕尼黑附近的達豪集中營紀念館就是德國老師組織學生參觀的首選地點之一。當然,除了德國學生,您還可以在達豪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對於接觸如此沉重的題目,年輕人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https://p.dw.com/p/8Blg
達豪集中營1945年獲得解放圖片來源: AP

上午九點半,一群又一群年輕人熱熱鬧鬧地聚集在達豪集中營紀念館的門口,等待導游領他們進去參觀。很多人好奇地用照相機或是攝影機拍攝鐵柵欄門上的兩行大字「勞動使人自由」。看到這句話,熟悉德國歷史的人會立刻想起希特勒統治下的黑暗時代。當時希特勒把政治異見人士、乞丐、流浪漢、同性戀等社會邊緣人以及猶太人送進了集中營。很多集中營的門口都刻著「勞動使人自由」。不過,集中營裡的勞動真正帶來的並不是自由,而是死亡。

達豪集中營是德國最早的大型集中營之一。在集中營獲得解放20年後,也就是1965年,人們將這裡變成了紀念館,展示曾經發生過的慘劇。

在紀念館工作的歷史學家狄克‧理德介紹說,這裡的很大一部分參觀者是學生,而且很多是德國10年級的中學生,也就是十六、七歲的年紀。德國10年級的課本裡開始介紹有關納粹的歷史,為了讓學生對那段歷史有更加直觀的瞭解,學校會組織學生到達豪參觀。理德說,儘管很多孩子是被迫應老師的要求前來,但這並不表示,參觀以後,學生們沒有收獲。

「這與事前的準備工作有關。如果事先向學生們解釋清楚,為什麼瞭解並討論這段歷史如此重要,那麼參觀的效果一般都比較好。但是也總會有個別班級參觀後效果不好,因為他們事先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學生們沒有思想準備。不能說,把學生直接帶到集中營紀念館,嚇唬他們一下,然後他們就能夠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這種做法太草率,不可能收到效果。」

達豪紀念館部分按照當年集中營的原貌進行了重建。它的周圍除了鐵絲網、崗樓還有一條小河緩緩流過。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囚犯逃走而採取的措施。走進大門,首先可以看到一片寬闊的空場,當年的囚犯們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必須站在這裡接受點名。

空場一側曾是囚犯的居住區,另一側的平房則是管理室以及禁閉室。如今,管理室內展示著集中營時期留下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及一些實物。雖然達豪集中營並沒有大規模的屠殺囚犯,但是1940年以後,這裡惡劣的生活條件、嚴重匱乏的飲食、超負荷的工作以及白色恐怖的氣氛依然造成了大量的死亡。1945年美軍解放集中營的時候,他們僅在焚屍爐旁的停屍間裡就發現了大約3000具屍體。

如今在距焚屍爐不遠處,人們可以看到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請記住我們是如何死去的」,旁邊另一座小雕像的像座上寫著「哀悼逝者、警戒生者」。18歲的多米尼克在談到自己參觀後的感想時說,「它讓人心情相當沉重。」

多米尼克是斯圖加特一所中學的學生,他跟隨學校組織的參觀團來到達豪。多米尼克表示,自己並沒有再來這裡參觀的打算。「一次就夠了,我來一次就知道它有多麼令人心情沉重了。」

與多米尼克不同,21歲的美國女孩麥琪已經是第二次來達豪紀念館。幾年前的參觀經歷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難想像有那麼多人曾被送到這裡受苦。特別是在現在這樣的文明時代,很難想像當時那些人經歷了怎樣的恐怖。」

這一次,麥琪主要是陪自己的弟弟以及弟弟的朋友前來參觀。她說,「我希望他們能夠經歷我幾年前經歷過的東西。因為這真的會拓寬他們的想法。讓他們瞭解,現在世界上出現的問題在多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多年前發生的事情的影響。」

在達豪集中營紀念館內,人們除了大小不一,形式各樣的紀念碑,還可以見到幾面紀念牆,其中一面牆上用法語、英語、俄語、德語以及希伯來文五種不同的語言寫著:「決不重演」。導游弗蘭克介紹說,「決不重演」這句話正是紀念館想要傳達給下一代人的最主要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