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共的皇帝和外交實驗室
2018年1月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周二(1月2日)發表高原明生 (Akio Takahara)的文章"共產黨的皇帝"(Kaiser der Kommunisten)。高原明生在東京大學政法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當代政治,目前在位於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做訪問學者。他在引言中寫道:"習近平在十九大上宣佈中國進入新時代。但是此現代化非彼現代化。"
文章在開頭注意到,中共十九大新一屆政治局常委的成員年齡皆在60歲以上。"而在這些人選裡不難發現:並沒有年輕一代的代表。因此,習先生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後繼續領導中共和中國的可能性很大。"
"非民主的國家制度的特點之一是缺乏後繼計劃。習近平的前任胡景濤執政時期,中央政治局由投票產生,被贊譽為黨內民主的里程碑。習近平當政後,政治局產生過程又退後了一步:領導人與258個候選人進行單獨面試之後選出成員。選擇標準是候選人支持中央委員會權威以及服從領導的程度。習近平親自與57人談話,其中包括現任和前任常委成員。最後的結果就是政治局基本由習近平之前的下屬組成。"
自身的主要矛盾
文章隨後提到,習近平在十九大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還在報告中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文章接著寫道:"十九大上顯而易見的是,黨的控制得到加強。這一點表明中共自身的主要矛盾:一個權力過大的黨機構很難與現代化和改革共存。在一個透明、民主、市場公開的中國,黨的權力必然會消失。如果中共試圖奪回失去的權力,例如在經濟領域,通過在企業安插的黨支部影響管理層,則將引起倒退。""現代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於西方化,然而,就外國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中共十分敏感。"
"有中國特色的衝突解決方式"
《法蘭克福匯報》當天則關注中國的外交政策,發表署名文章"有中國特色的衝突解決方式"(Konfliktlösung chinesischer Prägung)。
文章首先提到,2016年5月阿富汗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Abdullah Abdullah)訪華之後,北京宣佈,阿方表示支持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有關立場。作為獎勵,阿富汗得以參加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在兩周前舉行的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三方外長會談上,中方再次強調了這一承諾。
《法蘭克福匯報》的作者認為,2016年的那一次,中國還在遵循用經濟資助換得國際支持的傳統,但是現在中國的雄心已遠不止此。
中國外交的實驗室
新年前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強調:"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也有話要說。中國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積極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和責任,信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就此番表態指出,用北京的話說,這叫做"有中國特色的衝突解決方式"。"阿富汗成為中國外交的實驗室,而此前的實驗室是南蘇丹。"
文章繼續寫道:"中國首次牽線敵對的鄰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進行對話和合作。"雖然中方可能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文章作者認為,用經濟動力創造和平局面的希望並不大。"阿富汗糟糕的安全局勢阻礙了所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進程。""另外,中國的外交政策被普遍認為是害怕風險的。""例如,雖然中國分別和塔利班以及喀布爾政府有聯繫,但是中國並無意成為兩者的調解人。"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