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面臨氣候"陷阱"
2017年11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明鏡》周刊發表題為"美國如何對中國人'耍花招'(Wie die USA die Chinesen austricksen wollen)"的文章指出,美國從巴黎氣候協議中退出:現在中國正發揮領導作用,並面臨可能踏入一個陷阱的威脅。作者在介紹了11月6開幕的氣候保護會議的與會國家、組織機構及會議要達成的目標外,還提出了幾個重要議題,文章在談及"為什麼世界各國間就氣候變化問題所作的談判陷入兩大陣營時?"寫道,"氣候談判從一開始就將承擔全球氣候變化責任的西方工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分隔開來。但是自從中國、印度及其他國家也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以來,這一問題開始產生爭議:新興國家在何種程度上必須承擔責任?"
"中國和印度堅持對兩大陣營舊格局的立場,並表現出一種自我防禦的姿態。而在波昂的會議上將顯示出,在這場廣泛的氣候衝突中是否會發生變化。"
文章在針對"美國是否會阻撓談判?"的議題時分析寫道,"在7國集團峰會和20國集團峰會的氣候談判中,美國代表們呈現出混亂秩序,要麼更換談判代表,要麼沒有授權。波昂會議前,白宮對誰代表美國出席此次談判諱莫如深。"
"兩種情況似乎是可能的:美國仍保持審慎,在有爭議的表決投票中留有空間。或者美國阻撓氣候變化會議上取得進展,阻礙談判。"
文章就此寫道,"尤其,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瞄準的目標。雖然川普本周訪問中國與會習近平,他的團隊仍有可能要求對中國和其它巴黎氣候協議的簽署國作出更嚴格的承諾。"
"中國會掉入一個陷阱,因為即使是貧窮國家--中國的盟友,現在也私下要求這個新經濟巨人給予更多的支持。一旦中國拒絕,可能被氣走的不只是美國。"
"另一些人則看到了一個機會:如果除了中國,印度、俄羅斯也能承諾實現更嚴格的減排目標,提供更高的氣候保護援助,那麼可能美國會重新考慮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決定。"
此外,在針對"中國是新的世界強國?"這一問題時,文章分析說,"中國已經宣佈一個針對氣候談判的'過渡計劃',並宣稱其領導作用。然而,與當年推動氣候協議的、歐巴馬領導下的美國不同的是,代表們認為中國的忘我意願不夠: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堅持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不願做出承諾。如果中國自己不願做出更大的貢獻,該國將不太可能在氣候談判上擔當領導角色。"
政治和經濟上的更嚴格控制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題為"中國將具攻擊性(China wird aggressiv)"的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再次加強政治和經濟上的控制。對此,西方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文章寫道,"當1972年中國總理周恩來被問道,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時,他的回答是,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如果放在今天,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肯定會強烈拒絕評價,法國事件對中國近代史的意義……習時代可能帶來更強硬的威權統治,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展現的更有信心,同時中國國內的經濟增長較少。不管是政治上分裂的美國,還是支離破碎的歐盟都無法用提出一個具有創造力的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建議與中國抗衡。"
"2013年初習近平就任國家領導人,被作為經濟改革的希望。通過金融自由化對經濟結構轉型施壓。通過減少對具有政治影響力的國有企業的資金,使投資變得更有效率,從而減少對出口的依賴。通過一個在各方面更好的平衡增長確保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打擊腐敗加強法治。中國將在習的領導下變得更'西方'。這是曾經對中國的希望。"
文章認為,中國的崛起及其融入西方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是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的結果。現在這一時代已經結束。不難預見的是,中央政府新的政治方向和社會平等的建立,將把中國經濟引入一個低增長階段。
文章就此提醒說,"西方不能再依賴中國的經濟引擎,當政治上與新興的世界大國發生衝突時必須做好對抗的準備。這將是困難的,因為西方民主因自由價值的喪失而失去了抵抗力。"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