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德國

德語媒體:政治與經濟的脫鉤

2024年8月14日

一段時間以來,德國政府一直在呼籲經濟界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最新的統計數據卻顯示,德國企業非但沒有聽從政府的"去風險"呼籲,反而增大了在中國的投資。

https://p.dw.com/p/4jRop
政府對華去風險的呼聲之下,大眾仍在擴大在華投資。
政府對華去風險的呼聲之下,大眾仍在擴大在華投資。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頭六個月,德國在華直接投資為73億美元,遠超去年同期的65億美元,《經濟周刊》發表評論稱,對華投資的增長,顯示「脫鉤」已經開始,但並非德中經濟相互脫鉤,而是德國政界同德國經濟界正在脫鉤。這篇題為《政治與經濟正在脫鉤》的評論寫道:

「對華投資的大部分來自企業在華業務的盈利,也就是對現有在華生產能力的再投資。再投資的勢頭2023年就已出現,但現在這一勢頭則變得更為強勁。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發現:『僅在2021年至2023年,德國企業在華新增投資就相當於2015年至2020年的投資總額。』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在全球投資中的佔比,則在2014年首次超過10%。科隆德國經濟所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即投資過程中根本看不到多樣化的趨勢。也就是說,德國企業不僅一如既往地繼續將資金投往中國,同時還錯過了向亞洲其他國家投資、從而減少對華依賴的機會。

種種跡象顯示,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德國企業才會遵循政界給出的方向。例如,大眾和巴斯夫已經撤出了新疆,因為這裡維吾爾少數民族的人權正在遭受嚴重的踐踏。採取這一步驟實屬不易,畢竟上述企業在新疆的投資受到中國政府的鼓勵。但是,撤離新疆和撤出中國市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經濟周刊》:撤離新疆和撤出中國市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圖為大眾在新疆的工廠。(資料圖)
《經濟周刊》:撤離新疆和撤出中國市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圖為大眾在新疆的工廠。(資料圖)圖片來源: Stephan Scheuer/dpa/picture alliance

評論指出,就有關是否應對中國產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問題上的爭論,也充分體現了德國政治理念和經濟現實的脫節。

「偏偏是德國汽車工業的抗議聲最為強烈:一方面,他們擔心北京會採取反制措施,另一方面,他們擔心他們在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出口歐盟後會失去競爭力。現在,中國方面已經宣佈,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好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


事實上,政界發出減少對華依賴的呼籲,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出於經濟上的考量。在很多領域,德國過度依賴中國的原材料。例如,北京在稀土領域擁有事實上的壟斷地位,而稀土是生產電池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生產電動車時不可或缺的磁鐵材料,也同樣依賴於從中國進口。政界的考量是,一旦台海發生中國同台灣及其保護傘美國之間的衝突,德國經濟將會陷入涉及生死存亡的危機。有鑑於此,早一點將投資轉往其他國家,就可以避免危機發生時受到重創。」


《商報》以《對華投資有增無減》為題發表評論寫道:

「大約一年前,德國聯邦政府首次推出了『中國戰略』。文件中寫道,德國經濟採取『去風險』步驟已經迫在眉睫。也就是說要『減少核心領域的對外依賴,進行經濟決策時,要對地緣政治以及增強德國抗壓能力進行綜合考慮』。

雖不需要進行全面脫鉤,但德國企業應評估前往中國之外東南亞其他國家進行投資的可能性。由於對中國同台灣發生衝突的擔憂與日俱增,德國制定了這一戰略。

尤其在一些面向未來的工業領域,例如晶片、太陽能電池以及稀土等方面,德國高度依賴來自中國和台灣的進口。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德國失去了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給,為了從中吸取教訓,德國希望至少能夠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