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德國

德語媒體:歐洲工業界靠什麼和中國人競爭?

2024年12月14日

《經濟周刊》的一篇評論指出,歐洲人試圖效仿中國的「以技術換市場」政策來強迫中國企業與歐洲分享電動汽車技術,但這樣的作法很難成功。《法蘭克福匯報》則警告說,面對中國競爭者,德國機械製造行業沒法再篤信「高品質配得上高價格」。

https://p.dw.com/p/4o9YH
2023年的慕尼黑車展上,德國總理肖爾茨正在查看寧德時代的新型電池展品
2023年的慕尼黑車展上,德國總理肖爾茨正在查看寧德時代的新型電池展品圖片來源: Tobias Schwarz/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以「中國風險」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儘管德國機械製造行業對未來感到樂觀、希望能夠得益於當前許多工廠從中國回遷西方國家的進程,但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絕不容小覷。

「三分之二的德國機械製造企業表示,要擴大美國業務----如果還沒有美國業務,那麼就開設美國業務。然而,對於這個行業的福祉而言,更具決定性的因素可能在另外一邊:中國機械製造廠商會對德國企業的領先地位構成多大的挑戰?相比宏觀經濟疲軟、投資不足等因素,來自中國的風險對這個行業有著更大的影響。中國為自己設立了在機械製造領域也主宰全球市場的目標,這已經在打擊德國同行的自尊心。幾十年來,德國機械製造行業一直深信高品質就配得上高價格。但是,相比以往不受中國競爭者威脅的年代,德國人如今已經不再能頻頻自信地說出這句話了。而且,中國競爭對手在挺進全球市場時還往往獲得慷慨的國家支持。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企業憑借高額政府補貼以難以置信的低價銷售產品。」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光靠敦促遵守WTO規則、引起歐洲政界關注是遠遠不夠的。德國機械製造行業必須努力推動對自身有利的事情,比如降低中國業務風險,比如開拓中國以外的市場。在這幾個方面,德國機械製造行業還有足夠的功課要做。」

寧德時代在德國圖林根州的電池工廠已經在2023年投產
寧德時代在德國圖林根州的電池工廠已經在2023年投產圖片來源: Michael Reichel/dpa/picture alliance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經濟周刊》以「現在去學習中國,並非好主意」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如今歐洲有不少聲音在呼籲傚法幾十年前的中國人,強迫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廠商「以技術換市場」。作者認為,這不過是歐洲人在本土電池廠商Northvolt瀕臨失敗時的絕望舉動,但其實中國汽車產業的反超並沒有依靠當年飽受爭議的「以技術換市場」政策。

「1979年出台的強制合資規定,遵循的就是鄧小平的『不管黑貓白貓,抓得住老鼠就是好貓』之邏輯。從中國角度而言,強制合資規定在當時是明智的,北京想要避免成為跨國企業的中轉站、避免被西方企業利用低薪水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長期卻損害本土工業。當時的中國想要長期、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隨之而來的就是強制技術轉讓,也就是以技術換市場。德國汽車廠商首當其沖。德國大眾被迫和國企上汽集團聯姻,寶馬則是和華晨,奧迪則與一汽集團合資。中國2001年加入了世貿組織,該組織並不允許強制技術轉讓行為,不過北京卻強調會逐步廢除此類強制措施。他們背後的想法很可能是:不久後,中國自己就能製造出具有競爭力的汽車。」

文章接著指出,德國汽車當年有著一個龐大的供應商體系,如今的中國電動車行業也主宰了印尼的鎳冶煉工廠、剛果的鈷礦開采基地。現在,以比亞迪、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也像當年的大眾、寶馬一樣到歐洲來建廠、分享技術、創造就業。作者認為,在這一背景下,歐盟推行「以技術換市場」不會有太大收益,因為中國企業的優勢在於可擴展性以及對產業鏈的控制力,而不侷限於技術本身。作者隨後拋出一個問題:「有沒有一條不依靠封閉、強制的途徑,也能促進創新與自由競爭?」

「另外,我們還要問:中國人當年自己從強制合資規定中獲得了哪些收益?在大約40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其實從來沒有成功地製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燃油汽車,許多人都在猜測其中原因:也許是專制體制遏制了創新?也許是參與合資的中國國資企業躺在舒適圈裡不思進取?可以肯定的是,燃油汽車時代德國南部蓬勃發展的高度複雜、有序增長的中小型供應商網路是無法簡單複製的。最終讓中國取得行業主導地位的,是比亞迪這樣的私營創新企業,以及一項全新的技術。」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