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習近平為何推崇王陽明?

雨涵(摘編)
2018年1月6日

倡導唯物主義的中共,和唯心主義哲學家王陽明之間有什麼淵源?《新蘇黎世報》分析了習近平推崇儒學道德觀的背後原因。《商報》記者則追問了德國化工業企業家對於「中國威脅」的看法。

https://p.dw.com/p/2qRAF
Buch China regieren von Staatspräsident Xi Jinping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德文譯本圖片來源: CBT China Book Trading

德語媒體:習近平為何推崇王陽明?

(德國之聲中文網)現任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與兩位前任江澤民和胡錦濤相比,有著巨大的不同。雖然也是工科畢業,但習並非只是技術官僚,而且還展示了自己的人文學識。《新蘇黎世報》記者Urs Schoettli關注了這位被外界視為毛澤東之後最為強勢的中共領導人所推崇的儒學,以及其深遠影響。

文章先是簡述了儒學在中國經歷的發展歷程,其中也包括"批孔"的文革時期。"習近平出生於1953年,他屬於親身經歷過文革浩劫的一代。文革開始的時候他才13歲。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習仲勳遭到監禁。正在讀中學的習近平被送到鄉下插隊,幾個月之後他就逃回了北京,因此被關進'學習班'改造。也許正是這些早年的艱苦經歷,促使他在後來掌權之後決心要除掉同為紅二代的薄熙來,因為後者在重慶擔任書記期間大張旗鼓地搞唱紅打黑,這一套頗具文革遺風。"

China Peking Kommunistischer Parteitag
人們普遍認為,習近平的執政風格比江澤民和胡錦濤更為強硬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W. Zhao

而對儒學頗為推崇的習近平,格外欣賞的一位哲學家就是明代學者王陽明。不少中文媒體也都關注到這一點,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從擔任總書記至今至少已經六七次提到王陽明,或者引用過王陽明的學說。王陽明本名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別號陽明。林語堂也將其評為中國歷史上十大全才之一。作為明代儒學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一個主導思想就是,每個人從出生之日起,就有辨別善惡的本能。無論做什麼事,人們都必須遵從天生的良知。他所代表的"心學"與唯物主義形成鮮明對立。《新蘇黎世報》記者認為,王陽明的道德理論,是與習近平的治國理念最為契合之處。

"習近平在反腐鬥爭和提高執政效率方面所作的許多事情,也許本源自單純的權力謀略,也許是為了鏟除政治異己。但是習在他的改革計劃中發展出來的那種充滿能量的實干精神,如果要僅僅歸結於追逐權力的話,卻不免有些以偏概全,也沒有顧及到習近平希望在11月剛剛開始的第二任期中進行大膽改革的真實意圖。"王陽明所倡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實踐精神,就多次被習近平提及,他呼籲人們"知行合一"、"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

除此之外,習近平還從王陽明那裡學到了什麼呢?文章最後點出,習近平與前任的不同也可以說是"時勢造就":"習從王陽明那裡學到的是,像兩位前輩江澤民和胡錦濤在任期內主要採取的單純技術性治國方式,在中國經濟和社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形勢越來越複雜的今天,已經是不合時宜了。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也許習近平治下的中國還會帶來不少的意外。"

"不應把中國視為威脅"

《商報》則關注了德國經濟界對於中國市場未來的看法。該報記者採訪了德國化工業巨頭瓦克化學集團(Wacker Chemie)董事長施拓知(Rudolf Staudigl),訪談中重要的一個話題就是中國。瓦克集團在南京、順德和張家港設有生產基地,中國已經成為該集團在全球的最大市場。近來德國經濟界對中國拒絕為在華外國企業提供公平待遇感到十分不滿,也因為北京日益嚴格的網路封鎖政策而感到擔憂,但是施拓知則明確表示,不應該把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發展雄心視為一種威脅:

"讓我們來看看化工行業。中國目前是該行業全球最大市場,而且現在發展非常好。中國政府要求化工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達到國際標準--這些標準就是西方企業一直在遵守的。所以這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競爭優勢。其它很多德國的強項產業也是如此:中國每向前發展一步,德國經濟都能從中受益。"

著眼中國投資者在歐洲日益"囂張"的收購行動,《商報》記者向施拓知提問,是否應該阻止這類併購行動繼續擴張。這位企業家認為應該謹慎行事:"在過去的20年裡,我們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總規模可比中國人現在在歐洲的投資大多了。而德國也從這些投資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風水輪流轉,現在中國人開始在我們這裡投資了,我們不應該感到恐懼。每增加一項與中國合作的項目,包括收購企業,都能夠促進我們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在被中國企業收購之後,會在遠東地區打開全新的商機。這也會使企業位於巴伐利亞的總部受益匪淺。"施拓知提醒道,德國不應該給外界造成一種自我隔離的印象。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