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評論:伊朗重新選擇孤立
2005年6月25日伊朗保守派在大選前一直強調,盡可能高的投票率將顯示選舉的民主性質,並且向世界表明,伊朗人民毫不懷疑伊斯蘭共和國的政體。現在,保守派不得不改變說詞,因為,第2輪投票中的參選率比第一輪還要低。但是,第2輪投票使一名保守派人士-首都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大獲全勝。
這樣,「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保守派支持者們並不需要為如何解釋而傷腦費神。為最高領袖所青睞的這位德黑蘭市長的當選可以被說成是伊斯蘭革命的繼續,而伊斯蘭革命自稱是要幫助窮人、減少富人的特權。伊朗國內失業率估計超過40%,窮人為數眾多,遠遠超過伊朗北部的百萬富翁的數量。
保守派將宣佈,對窮人們提供社會福利性住宅、低息貸款等幫助,對此人們當然毫無異議。問題在於,採取這些措施的目標是,在伊朗重新建立一個更為嚴格的伊斯蘭政權,重新回到民族主義的立場。對社會生活而言,這一狀況將導致某些現有的公民自由空間遭到壓縮:伊朗的中產階級-並非僅僅是上層階級-在多年時間裡所贏得的自由空間,例如,女性著裝規定的寬松和對西方生活方式的看齊。
在政治上,可以預期的對自由空間的壓縮將導致遠為嚴重的後果。例如,艾哈邁迪-內賈德已經宣佈,有關核問題,他不會聽任他人擺布。這一點雖然同樣適用於現任總統哈塔米和敗選者拉夫桑賈尼,但這兩人都願意選擇更為外交的方式。而艾哈邁迪-內賈德則肯定會走一條更為強硬的路線。這條強硬路線將使伊朗再度陷入國際孤立。而孤立狀態將威脅到必要的經濟項目,從而使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目標成為泡影。
其實,即使伊朗也不能游離於全球化的趨勢之外。即便該國因為油價高漲而國庫空前爆滿,也不能改變這一點。原油是要賣的,而買主們-歐洲,尤其是中國-為此希望在伊朗銷售其產品和服務,在伊朗投資。假如在伊朗重又出現一個極端的伊斯蘭仇外政權,它們將大大失去與伊朗做生意的興趣。
那麼,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應由伊朗人對此負責?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這麼認為。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側面。伊朗選民對參選的冷漠態度一方面源於對哈塔米總統改革不利的深度失望,另一方面則源於西方發出的抵制選舉的強烈呼籲。這一呼籲發自一個奇怪的聯盟:從白宮到歐洲的左翼,從國王的支持者到左翼伊斯蘭「聖戰者」都宣稱,此次選舉毫無意義,因為,它只是讓選民在瘟疫和霍亂之間,在糟糕和惡劣之間進行選擇。
作出這一呼籲的人們現在可以在華盛頓、在巴黎、在柏林、在倫敦輕鬆度日了。吃苦的將是伊朗人民而不是他們。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