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不僅以驚人的鋼琴演奏技巧贏得鋼琴之王的美譽,還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創作了700多首音樂作品,成為新德意志樂派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李斯特的作品充滿濃郁的情感和深邃的內涵。他作有兩部標題交響曲,一部是《浮士德交響曲》,另一部是《但丁交響曲》。在1855-1856年創作的《但丁交響曲》中,李斯特試圖通過音響的塑造,去反映但丁在《神曲》所要表達的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道德與信仰,通過追求光明與自由獲得救贖的思想。
《但丁交響曲》分為兩個樂章,第一樂章為地獄(Inferno),第二樂章為煉獄。據說,在創作《但丁交響曲》的時候,李斯特本來打算按照《神曲》中的地獄、煉獄、天堂三個部分寫三個樂章,當他徵求女婿華格納的意見時,華格納說:「難道人類的聲音,還能將天堂的喜悅以音樂的方式表達出來嗎?」這番意味深長的話讓李斯特放棄了寫天堂這一樂章的念頭,只是在第二樂章的結尾加了個相對獨立的女聲合唱的《聖母瑪麗亞讚美歌》,以此來表達對天堂的嚮往。
相對第一樂章地獄營造出的黑暗沉悶、陰森恐怖、躁動不安的氣氛,第二樂章煉獄平靜溫柔,旋律優美,表現出人們在深刻反思、懺悔罪過後靈魂得到淨化與昇華,心靈找到安寧。樂章結尾的《聖母瑪麗亞讚美歌》表現了讚美救世主、嚮往天堂的意境。
請聽貝多芬交響樂團演奏的《但丁交響曲》,合唱為林堡大教堂少年合唱團。
歡迎訂閱德國之聲「古典音樂風」播客,收聽更多出色的古典音樂演出。
Feed-URL:
https://rss.dw.com/xml/podcast_chi_klassischemusik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347146553?l=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