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柏林為何捉襟見肘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4月29日

4月26日,聯邦憲法法院啟動了一項司法程序,以期為債台高築的德國首都柏林提供數十億歐元的財政援助。沒有聯邦政府的財政援助,德國的政治決策中心柏林就無未來可言。預計,今年夏季,聯邦憲法法院將就針對柏林的司法程序做出判決。那麼,造成柏林財政窘境的經濟和歷史原因是什麼呢,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8KZ0
"Berlin ist pleite" ;柏林破產了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柏林市政府的財政委員薩拉辛對柏林的財政現狀瞭如指掌,他說「如果柏林是傢俬營企業的話,那麼它早就破產了。」這位社民黨籍政治家負責管理柏林高達6百億歐元的欠債-柏林的負債率有增無減。薩拉辛與黨內好友,柏林市長沃維萊特均希望,聯邦憲法法院能夠理解德國首都柏林的財政困境。

柏林市長沃維萊特說:「我們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擺脫巨額欠債,支付借債利息。我們已想盡辦法,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實施財政緊縮政策。現在,我們急需聯邦政府的援助之手,需要大家的幫助。」

然而,聯邦政府並不慷慨大方,她也深知各州中的絕大多數都站在她一邊。人們普遍認為,柏林負債纍纍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因為柏林市政府過於大手大腳:柏林擁有三座大學、三家歌劇院,6個住宅建築協會。許多部門亟待實行私有化。對此,柏林市政府委員薩拉辛持不同意見,他指出,柏林市政府從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就已將其開支減少了11%,而聯邦政府的平均開支則增加了3,3%。此外,柏林市政府參與經濟企業的計劃大多獲得了成功。在公共服務業領域,柏林市的財政開支的縮減幅度也大於其它所有城市,柏林的就業人數已從20多萬減少到13萬。而且這一財政緊縮政策還在繼續著。

薩拉辛說:「我們還將繼續裁員,實行我們的財政緊縮政策。比如,我們已停止了對住宅建設的財政支持,這項規定現已到期,將為我們節省近10億歐元。截止2012年我們會繼續我們的裁員計劃。」

柏林市財政委員薩拉辛說,我們已盡到了我們的最大努力。這位財政部長因其嚴格的緊縮政策,即便在紅紅執政聯盟中也不討好。儘管如此,薩拉辛堅信,柏林市政府在過去10年內實行的財政緊縮政策將獲得聯邦憲法法院法官們的承認。因為柏林的財政問題也有其歷史原因,二戰後,柏林被一分為二就是原因之一。

那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先後撤離柏林,最多將柏林當作生產基地。在柏林強倒塌之後,東部地區的國營企業陷於崩潰。公共服務業成為最重要的僱主方,直到今天依舊如此。否則官方公佈的高達20%的失業率還會急劇增加。

在1989年柏林牆倒塌之後,二戰後撤離柏林的企業中沒有一家重返舊地,就連成立於柏林的國際康采恩西門子也沒有返回那裡,其總部依舊留守慕尼黑。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就是在二戰後逐漸發展為德國的金融中心的。

然而,柏林也有自己的強項,那便是文化和科研。這兩個領域是柏林最具未來競爭力的領域,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樣。國際律師和藝術贊助商彼得-勞厄認為,柏林也擁有因以其經濟因素而扮演重要角色的潛力,「柏林沒有礦山,沒有自己的工業-但卻擁有豐富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那裡是德國精神生活的中心。柏林的三所大學一點都不多。事實證明,這裡的大學人滿為患。」

勞厄的這一認識並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比如德國著名記者塞德爾就是其中之一。他每每對柏林這裡或那裡欠缺的高水準抱怨不已。尤其是柏林以國家首都為由提出各種財政援助要求的做法更l令塞德爾感到氣憤。許多非柏林人也認為柏林喜歡自吹自擂,總之,德國居民中普遍缺乏對首都柏林的自豪感。一旦聯邦憲法法院做出有利於柏林的決定,那麼人們對柏林的反感還有增加。(M. Fuerstenau)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