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1107 EU Euro
2011年7月11日歐元區內再次拉響了警報:義大利長期國債的風險溢價創歷史最高紀錄;儘管國際社會對葡萄牙做出緊急援助,但評級機構穆迪依然大幅下調該國的信用級別;有傳言稱,歐洲央行認為有必要將援助計劃金額翻一番,達到15000億歐元;還有希臘是否能夠重新建立起穩定的財政政策依然存疑。希臘財長維尼澤洛斯(Evangelos Venizelos)將自己的期望總結為,
"我們需要一個非常強烈和清晰的穩定訊號,不僅僅是在希臘,而是在整個歐元區以及之外的地區。"
關於義大利的"噩耗"讓事情的嚴重性到了一個新的層次:義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德國和法國,其重要性非希臘或葡萄牙可同日而語。現在連義大利也需要援助了?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根本不想聽到這樣的猜測,
"義大利現在面臨困難的財政決策,但義大利財長所提出的草案是非常令人信服的。我毫不懷疑,義大利會做出正確的決定。義大利正行走在一條良好的道路上。"
事實是,義大利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0%,為西方國家最高之一。不過,現在歐盟內部對於評級機構的批評也日漸強烈。歐盟內部事務委員巴尼爾(Michel Barnier)甚至建議,禁止評級機構對獲得國際援助的國家進行評級。但朔伊布勒在布魯塞爾坦承,僅靠歐元區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但是,他支持有關的批評意見,
"會盡一切可能查核,是否存在濫用的行為。儘管葡萄牙已經著手實施議定的措施,但過去幾周內仍有一家評級機構發出了一條令人無法理解的關於葡萄牙的訊息。此外還要研究,是否能夠打破評級機構的寡頭壟斷。"
尤為緊迫的任務是針對希臘的第二份援助計劃。德國,還有荷蘭和奧地利都希望私營債權持有人,也就是銀行、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等能夠承擔一部分負擔。但奧地利財長費科特(Maria Fekter)表示,一切都基於自願的基礎,
"我們不能在私營領域實行國家干預。這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她擔心,這會動搖對於歐洲金融市場的整體信心。不過依然不明確的是,政府如何能夠讓銀行實質性的,而非像征性的自願減免一部分債務。
有關繼續提供援助的討論不絕於耳,而荷蘭財長德亞赫(Kees de Jager)認為,重要的是牢記主要目標,
"歐元區的所有國家都必須厲行節約,改革經濟。這樣才能繼續前行。"
問題是,是否能夠足夠快地前進。如果市場的信心能夠快速恢復,那麼歐洲人就可以不再犯愁。而對於另一種可能性,歐洲財長們根本不願意公開談論。
作者:Christoph Hasselbach 編譯:石濤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