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重回中國海關係統 歐盟欲推貿易保護措施
2021年12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立陶宛最大的貿易機構周二(12月7日)表示,中國海關已不再直接阻止立陶宛貨物的進口,但該國貨物在進入中國時,仍舊面臨冗長的程序,並在進貨流程上遭到延誤。
在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於11月18日開幕後,中國降低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並暫停了領事服務。此外,立陶宛當地媒體報導,中國海關自12月1日起已將立陶宛從「來源國」列表刪除,導致立陶宛貨物滯留在中國港口無法通關,而中國官方遲遲未回應此事。
對此,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3日表示將尋求歐盟執委會介入協助,以解決問題。他將此舉形容為「未經宣佈的制裁」,並表示「一個歐盟成員國受到單向制裁,這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情況似乎已有了改善。路透社報導,立陶宛工業家聯合會(Lithuanian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ialists)主席Vidmantas Janulevicius說:「立陶宛已再次出現在(中國)海關名單上,所以進出口程序已經恢復了。」
然而他也補充說,現在從中國進出立陶宛的貨物仍面臨著遭到延長的海關手續,因為立陶宛貨物被賦予最低的優先權。他說:「中國的合作夥伴向我們透露,這是因為政治問題,因為台灣的原因。」
中國駐維爾紐斯代辦處沒有立即對此事件發表評論。
歐盟欲提貿易保護措施
在中國對立陶宛實施一系列反制手段後,歐盟委員會預計在周三(8日)提出一項新的貿易保護措施,旨在打擊非歐盟國家對該集團任何成員施加不當壓力。
歐洲議會集團外交政策協調員丶歐洲議會中國代表團主席立法者包瑞翰(Reinhard Buetikofer)說,中國對立陶宛進行威脅性的施壓一事,證明了歐盟的確需要一個有效的工具,來保護自己免受第三國的經濟脅迫。
這項提案將需要得到歐洲議會和稱為理事會的歐盟國家集團的批准,但一些成員國對此案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將在2022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法國對這項措施表達了支持,但瑞典和捷克等國認為,這項措施似乎會加強保護主義,並可能將歐盟捲入針鋒相對的貿易戰當中。
這些持保守態度的國家認為,經濟脅迫應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只有在違反國際法和符合歐盟利益的情況下才可以採取措施。
另有一些歐盟成員國表示,他們需要在任何部署此類措施的過程中擁有發言權,而不是將決定權全權交給歐盟委員會。一位歐盟外交官向路透社表示:「我們需要非常注意,這項措施的實施範圍有多大。」
一旦成為法律,該提案將擴充歐盟的一些經濟手段,包括篩選外國投資,對從外國補貼中受益的公司進行限制,以及限制對非開放市場國家的企業進行公共採購等。
(路透社、彭博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