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猛漲並不威脅中國的國際競爭力
2006年4月26日瑞士信貸銀行香港分部的亞洲總國民經濟師陶東證實:「越來越多的公司遷往四川和安徽。」尤其是玩具、紡織品和鞋的小進口商越來越多地把他們在廣東和浙江的生產廠遷到內地去,以提高他們的國際競爭力。
近幾周來,經濟學家們對中國經濟是否會由於薪水不斷上漲而失去競爭力展開了激烈的辯論。1999年來,中國工業企業的薪水每年增長10%。上周,深圳剛宣佈要把最低薪水提高20%以上。
陶先生說:「對工人的強大需求把薪水不斷推向新高。」目前繁榮地區廣東省加工業平均月薪水約為1300元人民幣,比四川高40%。他說,近三年裡,尤其是低薪水工作領域裡對工人的需求極大地增長,「由此產生的薪水上升是很說明問題的。」
這一趨勢令人不安之處在於,中國疾速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與出口息息相關。普遍認為,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薪水的優勢在近年內大佔世界貿易地盤的。出口的增長大大高於經濟發展的總速度。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了10.2%,出口的增長更高達40%。陶先生認為,儘管薪水上漲很大,中國仍將不失其競爭力。
摩根士丹利的斯台芬.羅奇也這樣認為,「關於勞動力匱管會導致薪水不斷增長競爭力喪失的擔憂過於誇張了。」
儘管需求很大,但中國勞動力的潛力更大。約有7億4千5百萬中國人還生活在農村;另一方面,國營企業在90年代大大地裁了員,導致約6千萬中國人失業。經濟家們認為,出於這個原因,薪水不會增長得太迅猛。儘管如此,沿海的廣東或浙江薪水上漲仍然導致不少企業向內地搬遷。但也有問題,四川和安徽的薪水雖然比廣東和浙江低得多,但商品運輸費卻也貴得多。
羅奇先生指出,儘管中國薪水上升,但中國的薪水水準跟國際上比還是處於一個特別低的水準上,「薪水的增長是從一個非常低的水準出發的。」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中國工人的平均小時薪水只相當於美國工人的3%;只相當於亞洲小虎們台灣、新加坡和香港10%的水準,即使跟同樣是依靠低薪水優勢成為美國人的車間的墨西哥比,也只相當於其25%。
陶先生還指出,還要考慮到中國工業生產率近年來增長迅速的因素。據摩根士丹利估計,中國工業的生產率每年以20%的速度在提高著,遠遠高於薪水的12%增長率。羅奇說:「計件薪水成本在控制之下,中國的競爭優勢不受干擾。」
陶先生指出,薪水上升的趨勢在中國是「有必要的」,因為,隨著收入的增長,私人消費也增長,就能夠推動內需,從而減少中國對出口的依賴性。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