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ton Asien
2009年2月23日近50年以來,美國新任國務卿總是以歐洲或者中東作為首訪對象,希拉蕊‧克林頓打破了這一慣例。她飛越太平洋,甚至讓東道主大感驚訝。作為亞洲之旅的第一站,在布希執政時期備受冷落的東京喜出望外。克林頓擔保說,日本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還獲得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他將作為首位外國元首做客歐巴馬執掌的白宮。
美國國務卿在此次出訪行程中盡施魅力攻勢,重新聯接起與日本和韓國的富有傳統及安全意義的密切合作關係。作為亞洲之旅的另一站,印度尼西亞特別富有象徵性意義。一方面,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另一方面,繼蘇哈托政權倒台之後,印尼在過去的十年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生機盎然的民主國家。在這裡,克林頓有些出人意料地頻頻亮相,例如:她出現在當地頗受歡迎的一檔青少年電視節目當中。其用意非常明顯:美國希望成為印尼的夥伴和朋友。
世界強國美國意欲凸顯其"軟實力"(soft power),或者用克林頓的話說,是"巧實力"(smart power)。布希當政時期以伊拉克戰爭以及反恐為軸心的外交政策已經一去不返了。現在全球的關注重點是經濟危機。而作為這場危機的起源國美國,如何團結亞洲力量應對金融風暴更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克林頓還表示,歐巴馬主持下的白宮也將氣候保護問題納入議程。例如,任命托德‧斯特恩為美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就是一個明證。此外,克林頓還與東京、首爾及北京領導人就朝核問題展開了討論。
北京無疑是此次旅程中最為艱難的一站。此前,美中雙方就一些經濟問題互不相讓。據最新公佈的外貿統計,去年的美中貿易逆差攀升到了2660億美元,創下了全球歷史之最。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指責中國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以推動出口。中國則就美國8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中的貿易保護主義條款反唇相譏。
希拉蕊‧克林頓努力擺平爭端。她在會見中國總理溫家寶時表示,大家應該同舟共濟。事實上,克林頓是在鼓勵中國加大經濟投入。目前中國以大約6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一旦停止買入--更不必說拋售,這對美國來說無疑將是一場噩夢。
由此不難看出,世界重心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發生了多大的偏移。與中國合作和爭取北京的好感對克林頓來說是有一定意義的。
由美國國務卿開啟的外交"新紀元"也為深化美中雙邊關係付出了代價,弱化了人權、西藏或台灣問題。按照克林頓的說法,安全問題、經濟危機以及制止氣候轉變才是第一位的。在克林頓訪華期間,又有中國異議人士遭到軟禁、受到警告或者更為嚴格的監控。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