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在排斥外來和拒絕現實之間

Steiner Felix Kommentarbild App
Felix Steiner
2016年7月20日

德國之聲記者Felix Steiner認為,維爾茨堡凶殺案再次清楚地表明,梅克爾總理的難民政策讓德國社會陷入嚴重的分裂。

https://p.dw.com/p/1JSTk
Schwerverletzte bei Attacke in Zug bei Würzbur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J. Hildenbrand

(德國之聲中文網)恐怖主義本身有著清晰的定義,即"通過暴力行為系統性擴散害怕情緒以及畏懼心理"。

按照這個定義,發生在維爾茨堡不遠處的刀斧襲擊案稱不上標準的恐襲案。雖然人們目前已經獲知,這名號稱17歲的阿富汗男性給"伊斯蘭國"的宣傳分子發去了同"非穆斯林"進行暴力鬥爭的影片,不過,"伊斯蘭國"即便事後稱頌該凶殺事件,但該組織並沒有給凶手下達指示,這一背景下,"系統性"這一恐怖行為的特徵,是否存在呢?

媒體避免使用"恐襲"概念

德國媒體至今基本一致地不把周一晚發生的暴力事件稱為"恐襲",而是"襲擊"。後來有報導說這名男子的朋友在阿富汗死亡後,他可能在短短的數天裡走上了極端化的道路,之後,媒體又將此次刀斧砍人案稱之為"濫殺無辜"。

媒體字面上苛求正確選擇定義的做法不是沒有問題:受眾當中有很大一部份不再信奉這條邏輯。對普通民眾而言,越發頻繁的大小暴力襲擊事件中,其凶手都毫無例外來自同一宗教的這一事實,本身就構成了某種邏輯,即它讓我們不得不信。因此許多人平添了恐懼(恐怖行動就此達到了目的):他們自己也有可能成為極端伊斯蘭恐怖行動的受害者。

在恐懼的氛圍裡,人們的行為將變得不理性,這一點在社群網站反映得特別明顯。維爾茨堡凶殺事件的第二天,社群網站上許多發言將梅克爾總理去年9月向難民敞開邊界的決定,說成是所有罪孽的淵源。而沒有人注意到,凶手其實於2015年6月已經來到德國申請避難。尼斯、巴黎以及布魯塞爾發生的恐襲事件的凶手,無一例外都是法國公民或者比利時公民,換言之,問題早已在自己的家裡形成。

Steiner Felix Kommentarbild App

排斥所有穆斯林對融合於事無補

無論人們對敞開邊界持怎樣的態度,排斥所有生活在這裡的穆斯林違背一個自由公民共和國的基本原則。即便僅僅考慮國家安全的因素,促進這一人群融合德國社會也必須卓有成效,對他們排斥對於融合有百害而無一利。像這樣的思考對社交網路而言可能過於複雜,那裡,對"歡呼歡迎"的不屑,對"贈送泰迪熊"的嘲諷以及對"解體德國"的鄙視,讓人亢奮不已。

另一方面,政界的做法同樣讓人費解。死守"不允許出現的,就不能出現"的信條,只要有人指出凶手都來自同一宗教,這人就會被扣上"納粹"的帽子,遭到棒喝。即使沒有這麼嚴重,至少也會被譴責為"加強右翼黨派勢力"。或者為凶手癲狂而問心有愧:這個年輕人在逃亡的路上精神受到刺激,因此他的行為是"亂殺無辜",而不是有目的凶殺,也許之前對其進行治療就不會釀成今天的殺人案了。德國普通民眾對這類表白只能報以無可奈何的搖頭嘆息。

兇犯被擊斃不到兩小時,前聯邦部長、綠黨籍政治家居納斯特(Renate Künast)在推特上發聲,她認為警察射殺了兇犯而不是活捉,是不明智之舉。在不明細節、不瞭解警方執行任務的情況下,凶手成了受害者。網路上對居納斯特的一片叫罵,她該領教了吧。

在正式的媒體上,這樣的發言最多出現在讀者來信欄目或者讀者評論的空間裡,而在社群網站,它們卻滿目皆是。自去年秋季以來,德國社會出現了分裂,其程度之深,為數十年來之罕見。德國人不願想像造成多人死亡的大規模空襲案件,也不願強調"團結一致使我們強大"的口號。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