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用火星文寫給習近平的感恩信
2020年3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疫情相對平穩、安全得到保障之後,3月10日,習近平終於飛往武漢向市民道歉--可惜並非如此。儘管有各種證據表明,正是他本人"親自指揮"延誤了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治,隨後又以"不惜一切代價"的模式嚴加管制,導致千萬家庭生離死別,社會經濟嚴重破壞,但是他不是來道歉的,而是以視察工作為名來收獲感恩的。
就在他到達武漢三天之前,3月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部署,要在全市廣大市民中深入開展感恩教育,"感恩總書記、感恩共產黨,聽黨話、跟黨走,形成強大正能量"。他說,"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也是懂得感恩的人民。"
儘管武漢人民也曾在危重病房裡被引導唱起了黨的頌歌,但是這一次他們真的是英雄的人民,通過被嚴格控制的社群網站進行抗爭,鋪天蓋地發出拒絕感恩、要求道歉的呼聲。而在頭一天,3月5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視察武漢市一個居民區,樓上住戶紛紛大喊"假的,全部是假的"。這些喊聲在全中國的社交網路激起巨大的回響。
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似乎覺得老百姓所講的話是對的。不過他心裡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大典舉行完畢。"--安徒生一百多年前寫的童話,和今天的中國現實無縫對接。習近平依然來到武漢,各種表演也照樣進行。不同的是,中國官員比安徒生更有想像力,在習近平經過的街區"維穩到戶",每家每戶派駐至少兩名警察或者其他看管人員,等於大規模實施軟禁。
這真是"不惜一切代價","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典範。然而,人民不甘心做被"辦"掉的"代價"。
"老子到處說!"
假如這些被軟禁在家的武漢市民能刷手機的話,他們會看到全國網民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對他們表達聲援。這一天,《人物》雜誌發表的一篇訪談在網上瘋傳。文章講述,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於2019年12月30日拿到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檢測報告,她用紅色圈出"SARS冠狀病毒"字樣,發給大學同學。這份報告迅速傳遍了武漢的醫生圈,轉發這份報告的人就包括那8位被警方訓誡的醫生,李文亮是其中之一。艾芬說,她不是吹哨人,是那個"發哨子的人"。
"發哨人"艾芬她被醫院紀委約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的斥責",稱她是作為專業人士在造謠。艾芬在接受採訪時不僅重複強調李文亮醫生的遺言,說"這個世界必須要有不同的聲音",而且擲地有聲地宣告:"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老子到處說,是不是?"
"老子到處說!"如果你瞭解當地方言,就會明白這句話對當局濫用權力威脅民眾的不屑、決絕和無所畏懼。
這篇文章就是--"人的子哨發:章文刪被《物人》"--你沒有看錯,這是文字倒置的句子。這篇名為《發哨子的人》發表之後,立即遭到全網封殺。這時候,習近平正在武漢對"民眾"親切問候。而真正的民眾,卻在為微弱的發聲而抗爭。《發哨子的人》迅速變成了十幾種語言的版本在網上傳播,包括倒裝文版、繁體版、拼音版、甲骨文版、滿文版、藏文版、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盲文版、火星文版、西夏文版、摩爾斯密碼文版、圖片版、音頻版、天書版、亂碼版等等,刷新了版本史記錄,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抗爭,就是民眾為習近平訪問武漢寫下的感恩信。
不感恩,要維權
武漢市長王忠林正確的地方是,"感恩"是一種教育。有些人以為,患者的病被治好了,或者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自然會對黨和政府心懷感激。事實並非如此。人民對黨和領袖感恩戴德最多的時期,是後來被中共自己稱為"十年浩劫"的文革。今天的北韓,普通百姓見到最高領導人,也會激動得淚流滿面。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這是我的小學課本裡的句子。"反右"運動迫害幾十萬人,人民在感謝毛主席;"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人民照樣在感謝毛主席;"文革"把社會經濟搞到崩潰邊緣,人民也還在感謝毛主席;"六四"血腥屠殺,並不妨礙人民感謝鄧小平;"豆腐渣"校舍導致幾千名小學生在地震中喪生,人民仍然被教育要感謝黨和政府。
這是專制政權老掉牙的一個洗腦教育。十一年前的2008年12月,四川地震災區的學生們被組織起來過感恩節,我在《南方周末》的專欄中發表文章《強者多感恩,弱者多維權》,指出和西方感恩節寓意中強勢的白人感謝弱勢的印地安人相反,在中國幾乎都是接受施捨的弱者被要求感謝施恩的強者,底層人民感恩上層權勢集團,普通公民感謝黨和政府。"印第安人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他們會對白人感恩嗎?不,他們更想記住不幸的歷史。" 要求弱者對強者感恩,民眾對政府感恩,很容易導致對他們的權利的剝奪。
發生公共危機之後,治病救人是政府的職責,接受免費救助是公民的權利。武漢人應該為由於政府延誤而失去的親人討公道,要求政府退回所有的治療費用,起訴包括最高領導人在內的玩忽職守的政府官員,讓他們辭職謝罪並承擔法律責任--當然,假如能夠這樣的話,他們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做了。
因此,中國民眾還在用火星文表達抗議。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