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雨雨二十五年,德國綠黨今非昔比
2005年1月13日綠黨從1998年開始與社民黨聯合執政,目前在大多數聯邦州都擁有議會席位,也在不少的州政府中作為聯合執政的夥伴。現在,社民黨因為改革社會福利政策而得罪了不少選民,而聯合執政的綠黨卻春風得意,在最近的歐洲議會選舉或州和地方選舉中戰績輝煌。
綠黨萌生於上世紀的六八年學運和七八十年代的環保與和平運動,它的第一代成員大都是街頭自發公民運動的活躍分子,激進、叛逆和草根是他們共同的政治風格。當這些「造反派」在1980年宣佈成立聯邦性的政黨時,主流媒體如「明鏡周刊」和「南德意志報」對他們並不看好,稱這是「綠色的希望已經窮途末路」,認為這些烏合之眾是「亂得不能再亂了」。建黨之初,綠黨內部就為接納極左團體入夥的事吵得不可開交,並由此在黨內分成了兩大派別-教條派(Fundis)和務實派(Realos)。實際上,由於內部紛爭,綠黨直到半年後才在多特盟德的第三次黨大會上結束了馬拉松式的建黨過程,形成了由佩特拉.凱利、諾伯特.曼和迪特.博格曼組成的三駕馬車領導班子。約西卡.菲舍爾雖然是綠黨的首批正式黨員,但是當時他還是個小字輩。
除了組織上的混亂,綠黨成立之後的政治綱領也過於激進,例如他們主張立即停止核能、解散北約和生態化的經濟,這讓處在冷戰中心的德國人感到憂慮和害怕。不過,當時綠黨成功地促使了「環保」成為一項主流政治話題。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政黨研究學者卡爾-魯道夫.寇爾特評論說,由於綠黨的影響,環保也被納入各大政黨的政治綱領;環保讓綠黨風光一時,但也成為了一個陷阱,因為其它的政黨也紛紛「環保」,綠黨被搶了風頭,露出了它的侷限性。
1983年3月的聯邦議會大選中,綠黨以5.6%的得票率進入聯邦議會。登入政治大堂的綠黨開始時凸現草根民主的「野路子」風格,它的議員留著大胡須,穿著毛衣和夾克坐在西裝筆挺的議員當中,就像馬克思和恩格斯坐在資本家中開股東會議,頗有戲劇效果。當時,綠黨還決定它的議員席位採取兩年輪換制,一個議員的任期被限制在兩年,而且擔任議員的人必須要放棄黨內領導職務。菲舍爾當時也當選為議員,並以出色的口才暫露頭角。一進議會,菲舍爾便以一句德國式的「國罵」青史留名:「議長先生,請允許我說你是一個屁眼!」原因是這位副議長把綠黨的一位議員因「誣蔑」總理柯爾而趕出了議會。
雖然年輕的綠黨顯得有些「生猛」,但是它的「綠色政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還是贏得了廣泛的社會支持。三家主流大黨社民黨、聯盟黨和自民黨只是口頭上要環保,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把環保太當回事,這使得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德國人把綠黨看成一個有吸引力的新政治方向,綠黨的民眾基礎越來越廣,並開始在州和地方選舉中廣泛贏得席位。八十年代中,綠黨的最大成就是黑森州的綠黨在菲舍爾的率領下與社民黨組成紅綠聯合執政夥伴。1985年,菲舍爾穿著一雙球鞋宣誓就任黑森州環境部長。這時,菲舍爾為代表的「務實派」風頭壓過了佩特拉.凱利的「教條派」。八十年代中後期,綠黨領導層兩派之爭激烈,人事變動如同走馬燈。
1990年兩德統一,而綠黨卻陷入低谷。就在德國人為兩德統一而興奮時,綠黨卻不識時務地打出了「所有人都在談德國,而我們要談氣候」,結果就是在統一後的第一次議會大選中沒有過5%的門檻而失去了獲得議席的資格。綠黨政治失意無疑也是它的創始人之一、女中豪傑佩特拉.凱利個人悲劇的開始。1992年10月1日,凱利的年長25歲的生活伴侶格爾特.巴蒂斯安開槍將凱利打死,然後自己也飲彈斃命。兩人死後三周才在住所中被發現,說明以政治為生命的凱利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被人遺忘了。凱利之死是授權自殺還是被謀殺,至今仍無定論。德國著名女性主義作家愛麗絲.施瓦茨認為,以凱利的性格,她是不會與巴蒂斯安合謀自殺的。巴蒂斯安曾是德國聯邦軍陸軍總參謀部的將軍,1979年因為反對北約在德國部署核武器而憤然辭職,1980年遇到凱利,演出了一曲轟動一時的政治加愛情的老少配。
1993年,綠黨與德國東部新聯邦州的民權組織「90聯盟(Bündnis 90)」合並,官方的正式名字改為「綠黨/90聯盟」,但人們習慣上仍然稱其為「綠黨」。
1994年,綠黨在務實派領袖菲舍爾的領導下成功重新進入議會,菲舍爾本人出任綠黨議會黨團主席。
1998年,菲舍爾領導下的綠黨終於實現了執政的夢想,與社民黨組成了紅綠聯合政府。執政後的綠黨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向許多初期的政治理想和目標說了再見。作為「綠色」外長的菲舍爾執政不久就同意派遣德國聯邦國防軍到科索沃和阿富漢執行維和任務。綠黨本來是個主張和平主義與反戰的激進黨,向來反對德國參與本土以外的任何軍事行動,菲舍爾力排黨內眾議,說服了黨內激進派同意聯邦國防軍到海外執行任務。
2002的聯邦大選,其結果可以說是綠黨的出色的得票率挽救了紅綠執政聯盟,使得施羅德驚險過關,連任總理。大選的綱領表明,綠黨已經從綱領上確認了1999年的科索沃行動和2001年國際反恐聯盟行動,從而正式告別了極端的和平主義思想。2003年,綠黨通過基層表決取消了議員不得黨內任職的限制,綠黨的新女傑、聯邦議員克勞迪亞.羅特得以出任綠黨主席。
第二次執政以來,社民黨的支持率在各項民意調查中一路慘跌,而綠黨則穩居10%以上,且在各級選舉中全面開花,一路走高。卡爾-魯道夫.寇爾特教授認為綠黨還能釋放更大的政治能量,並認為羽翼漸豐的綠黨甚至可能會拋開社民黨與聯盟黨結成聯合執政的夥伴。這一趨勢已經在一些地方選舉上顯露出來,例如在北威州就有一些市縣政府是綠黨與基民盟聯合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