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堵」人民愛汽車
2012年4月2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的三環。每天早上都有成千上萬輛汽車艱難的壓過這裡的六車道駛向市中心。經常是汽車不如人走得快。這樣的交通擁堵也給城市的上空掛上了一層厚厚的灰色烏雲。北京市汽車保有量在過去的幾年中急速增長。每天有超過500萬輛汽車上路-比五年前多了一倍。估計,這一數字幾年後會達到6百萬或是7百萬的水準。一位女士唉聲嘆氣的說道:"車多,然後交通不太好。我覺得如果把一些想法用在怎麼樣改善交通的情況下,我覺得會更好。"
北京人均汽車保有量逼近德國
但這並不簡單。北京已經對汽車牌照的發放做出了限制。而且,每個北京人每周都有一天不能開車,決定這個的是他們的車牌尾號。北京已經在盡最大的努力發展地鐵。但是,目前看來沒有什麼辦法能緩解每天長時間堵車的狀況。人們對汽車的熱情並沒有因此減弱,北京交通學方面的教授段立忍(音)表示:"因為老百姓要買車啊。我們儘管有500萬輛汽車,但是北京有2000萬人口。那麼4個人,才有一輛車。在德國的話是3個人有一輛車。那我們還需要很多很多車。"
學者:為了和諧,不能限制私家車
北京的城市規劃者們現在還不敢出台嚴厲措施管住每天的"車龍"。比如像上海那樣拍賣汽車牌照,雖然這樣做的結果是牌照的價格有時候比汽車還高。或者向倫敦那樣向機動車收取高額進城費。段立忍覺得這些都不是辦法,他表示:"隨著發展速度快,我們的貧富差距也在拉大。貧富差距拉大了,不公平性就會拉大。不公平性表現在比如說,你可以開汽車,我不能開汽車。那麼就形成了一種心理的差異。那麼這樣就會造成一種人們之間的不和諧。所以,我感覺到,你再停車收費,那就是說,有錢的可以買路啊。你現在有錢的可以去買高級房子,你有錢的可以買路走,那老百姓怎麼說啊。"
這位教授心中有另外的想法:他希望能夠重新喚醒北京曾經名著一時的自行車文化。因為20年前,北京城內每天有數十萬輛自行車上路,當時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非常配套,自行車道很寬。但是,騎自行車在今天的北京人看來是生活貧困的表現。認為只有買不起汽車的人才會騎自行車。這非常可惜,向遊人租賃自行車的白秀蘭說(音):"北京本來是一個自行車大城。這麼多年,因為大家還拿汽車當成自己有身份的象徵。我不能開QQ,我得開大奔我才最有身份呢,那他拿騎自行車沒當作是身份的象徵。"
重新喚醒自行車文化
然而,現在北京就有一些人想改變這一現狀。這是個由一名澳洲人巴夫頓(Shannon Bufton)組建的名為"比車牛"(Smarter Than Cars)的社團。他發出的訊息是:騎車最酷。
"我們希望能夠慢慢形成一種長期的效應,提升自行車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因為自行車不是廉價和貧窮的代名詞,而是代表著新中產階層。"
巴夫頓的經驗是:提環境保護不能讓北京人為之所動。但把自行車說成是時髦的高科技產品更能贏得人心。在北京自行車周期間,"比車牛"的工作人員在一家高檔購物中心裡布開展台,展示了一些最先進的運動性自行車。這種做法非常成功。巴夫頓說:"我們越來越多的能夠看到25歲以下的年輕人騎車出行。他們認為這樣很時尚。而且還有人利用周末時間騎車暢游北京周邊的山區風景。"
但是,這改善不了交通擁堵的情況。因為駛向山區的人們首先必須開車。他們在奔向大自然的路上必須和其他北京人一樣,老老實實的在"首堵"中一步一步往前挪。
作者:ARD 編譯:任琛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