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餘款APP侵權 騰訊小米均在列
2019年12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工業和訊息化部周四(12月19日)在其官網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第一批)"通報,擁有大量用戶的小米金融和騰訊QQ等應用程式紛紛在列。
該部在通報中指出,截至目前,尚有41款APP存在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訊息、不合理索取用戶權限、為用戶帳號注銷設置障礙等問題,未完成整改。通報另外要求相關APP在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否則將被依法處置。
中國工信部在通報的附件中詳細列出了各個應用程式存在的問題。例如,QQ存在強迫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帳號注銷難的問題。同樣,小米金融也存在為用戶帳號注銷設置障礙的問題。
被點名通報的APP還包括搜順義區圖書館,以及搜狐新聞、新浪體育、人人影片、高鐵管家12306火車票等熱門應用。
中國工信部介紹此次通報背景指出,"根據《工業和訊息化部關於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部按計劃、分階段、穩步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自查自糾階段共8000多款APP完成整改"。"在監督檢查階段,我部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各大應用商店APP進行檢查,對發現存在問題的百餘家企業進行督促整改"。
今年九月,一款名為Zao的換臉軟體迅速躥紅,成為在中國下載量最大的應用程式之一,但同時也引發了外界對隱私和肖像權被侵犯的擔憂。
該應用程式允許用戶使用所謂的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將自己植入知名電影的場景中。引發爭議之後,該應用程式的所屬公司承諾更改其用戶協議,刪除了原有的上傳肖像權可被"ZAO""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等文字,用"您同意或確保肖像權利人已經同意授予'ZAO'使用'ZAO'的技術服務對您的或其他人的人臉進行處理,但僅為與用戶內容合成為新的內容"取而代之。
上個月初,一名中國教授因為拒絕刷臉入園而將杭州的一個野生動物園告上法庭。 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由此立案。
針對公司侵犯隱私,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所增強,但是政府的監控卻只增不減。今年3月,荷蘭非營利機構GDI基金會網路安全研究員葛弗斯(Victor Gevers),中國東部的一個地方政府僱用了一家科技公司來監視3.64億條數據資料,包括私人消息和身份證號碼。
據中國工信部的相關規定,自今年12月1日起,電信企業需在實體渠道全面實施人像比對技術措施,人像比對一致方可辦理入網手續。 部分社群網站用戶對此表示擔憂,因為他們認為這項新要求可能會導致自己的生物識別數據被洩露或出售。
安靜/洪沙(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