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記者探訪緬甸: 叛軍獲民眾支持
2023年12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這是一個周六的晚上,"欽邦保衛軍"的年輕戰士在山區基地一個帆布帳子裡席地而坐,在燭光和手機的照明下吟誦著佛經。
這裡是欽邦保衛軍CDF-KKG第四營的指揮部。對反抗軍中的佛教徒而言,周六是誦經時間。
該營隊對抗緬甸軍政府。近來數月,武裝少數民族民兵發動反攻,軍政府在全國各地失去領地。軍政府在2021年的政變中上台,此後,軍方與反抗組織之間的衝突一直未斷。
第四營的基地位於欽邦北部山區,俯視相鄰實皆省的城鎮。山區厚密的森林為反抗軍提供掩護,以躲避軍方的飛機和無人機。
民族宗教團體共同對抗軍政府
欽邦保衛軍所在的地區,以欽族基督徒為主。但KKG這支隊伍則有身份不同的成員,也包括緬族佛教徒。後者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宗教群體。來自不同背景的戰士捍衛著希望這個國家人人平等的共同理念。
23歲的辛布(Sin Bout)來自實皆省吉靈廟縣的一個佛教家庭。2021年軍事政變後,他離開大學,於2022年3月加入這支隊伍。
周日,這裡有基督徒的聚會。反抗軍戰士彈著吉他,唱著福音歌曲。
桑努(Sang Nu)是一位欽族基督徒,她離開了醫學院加入了這支隊伍。23歲的她向德國之聲表示,她覺得自己掌握的醫學知識在這裡可能有用,特別是對武裝力量裡面的年輕女性成員。
桑努表示,在成長過程中,她經歷過宗教信仰上的歧視。她說,佛教寺院成倍增長,新的基督教會則得不到許可。欽族這樣的少數民族似乎也很難獲得在政府工作的機會。
桑努說,她希望自己所來自的群體能擁有更大的獨立權。但她也樂於與佛教徒在這支隊伍裡合作。
軍政府試圖利用緬甸多種宗教社會背景
自軍政變後,軍方試圖利用緬甸社會多種宗教背景為自己贏得合法性。
聯合國和平研究所一份報告稱,軍方領導人敏昂萊試圖樹立自己作為佛教保護者的形象,頻繁與佛教領袖公開露面。
今年7月,首都內比都樹立起世界最大的一尊坐佛像。
桑努表示,在第四營裡,不同民族和宗教背景的戰士之間沒有緊張關係。"我們感覺就像一家人。我們的敵人就是軍方。"
桑努說,他們目前面臨更緊迫的事宜是缺少醫療物資和武器。不過她也提出,第四營有至少10%的成員是女性,但很少被送往前線。她說,女性除了在後方從事醫護工作之外,還能貢獻更多。
反抗力量得到當地民眾支持
在欽邦保衛軍KKG的山區基地下面的山谷裡,距離軍政府控制下的吉靈廟縣不遠,有一所過去的寄宿學校,如今這裡迎來的不是學生,而是反抗軍戰士。
51歲的奧蒙(Austin Mon)曾是校長。他過去已經經歷過兩次反對軍方的起義,分別是1988年和1996年。此後他一直支持民主運動,但自己並未參與。他的父母告訴他,太危險了。
如今他已有了自己的家庭,而這次衝突在他眼裡成為最後一次為民主而戰的機會。關閉學校後,他成為欽邦保衛軍KKG這支武裝力量的副統領。
奧蒙表示,他之前的學生裡有五分之一加入了欽邦保衛軍。這些年輕人來自不同的民族、宗教和經濟背景。
"當我看見我過去的學生加入欽邦保衛軍的時候,我感到驕傲。但他們上前線的時候,我又很焦慮,寢食難安。"
儘管如此,他表示,自己將戰鬥到底。他說,革命不能耽誤。
第四營的辛布也表示,戰爭不結束,他不會回家。"我想念家人和朋友。但我們別無選擇。我們覺得義不容辭。"
他解釋說,他理想中的緬甸是一個所有民族和宗教團體都能受到平等對待的國家,有言論自由,在經濟上也有平等的機會。
他說,軍政府從他們這一代人身上剝奪了這些權利。
在營地清涼的山風中,辛布演奏著吉他,唱著他所寫的關於革命以及為自由緬甸而鬥爭的歌曲。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