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world:前途何在?
2013年8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波昂的上空掛著厚厚的雲層。只有弗蘭克‧阿斯貝克(Frank Asbeck),風雨飄搖中的「太陽能世界」(Solarworld)公司的老闆,在抵達決定他畢生心血的公司命運的股東大會時,面帶微笑。「我把今天的雨看作是一個積極的訊號,因為它能洗乾淨太陽能模板」,他說,然後指著鉛灰色的天空,「之後,就塵埃落定」。
穿著短大衣的老闆希望有一個新的開始,他更讓人想到巴伐利亞的旅店店主,而非擁有兩個可以俯瞰萊茵河的城堡和私人獵場的、腰纏萬貫的大企業家。鼎盛時期,阿斯貝克的企業市值高達50億歐元;今天,幾乎一文不值。債權人在過去數天放棄了一半的金錢,股票市場上,公司的股票已貶值95%。
「我們擁有股權才一年」,一位年長的女股東說。「我們那時想,我們多少支持一下這個公司。但是沒想到它貶值地這麼快……」在這個股東大會召開的上午,常常能聽見類似的聲音:有的股東得到股票是因為繼承,有的股東購買股票是因為相信太陽能行業有前途。「我買這個股票,是因為我曾認為阿斯貝克先生是一位睿智的企業主,現在我很失望」,一位跟大多數與會者一樣早已退休的老先生說。
沒有人生氣,只有「失望」。削減資本意味著:誰以前有150股的,現在只有一股。破產則意味著:股票失去它的價值,也就是資本的完全喪失。許多人原本希望,通過他們的投資,使自己老而無憂----或者至少保住退休金。
繁榮過後,竟是破產潮
「太陽能世界公司興起的時候,正處於一個許多太陽能企業都在發展的階段」,行業雜誌《光子》(Photon)的主編菲利普‧維爾特(Philippe Welter)說。因著聯邦政府在2000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環保的太陽進入公共供電網路能得到扶持,促使光伏產業在德國的繁榮。「因為產量的有限,生產商的利潤非常的高」,維爾特說。太陽能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但是很快,增長的市場也吸引了外國的企業,尤其是來自亞洲國家。
對德國公司Q-Cells,Solon或者Conergy來說,這種「成長快,衰退也快」的過程已經隨著破產、分拆,或者部分出售給外國公司而宣告結束。像西門子或者博世這樣的大型康采恩已經退出了太陽能產業。弗蘭克‧阿斯貝克希望「太陽能世界」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削減資本後,卡達酋長國將擁有公司30%的股份。
太陽能產業仍是朝陽產業?
不過,即使是能源專家也無法肯定,太陽能產業在德國是否還有未來。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的克勞迪亞‧肯費爾特(Claudia Kemfert)認為,來自亞洲的成本壓力是德國光伏產業遭遇危機的原因,而且「那些希望在市場中繼續生存的企業,必須挺住」。未來的關鍵在於創新,尤其在高科技領域。「如此,太陽能產業就肯定大有前途」,肯費爾特說。
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SE)的負責人埃克‧韋伯(Eicke Weber)也持類似的看法。他認為,當需要在新的技術領域投資時,德國的經濟界過於猶豫不決。「德國的投資者非常懼怕風險」,韋伯說。「外國的投資者則更好地認識到這一技術是多麼地有前途。」
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見。「我從來不認為太陽能產業是個朝陽產業」,萊茵-威斯特法蘭經濟研究所的曼努埃爾‧弗隆德爾(Manuel Frondel)說。消費者在房頂上裝的無論是哪國產的太陽能模板,都能獲得國家的財政支持,----這樣做,聯邦政府其實等於在系統地扶持來自國外的競爭對手,而非投資在本國的科研開發上。
因此,在那些薪水水準遠遠低於德國的國家,公司就會迅速擴大,然後再把太陽能模板以較低的價格出售。「此外,誰最遲開設他的工廠,就能提供最新的技術」,《光子》的主編維爾特說。德國和歐洲的公司就落入這一陷阱中。
「我們都陷了進來」,「太陽能世界」的一位股東嘆氣說道。雖然如此,他還是同意削減資本。因為:「聊勝於無」。
作者:Schmeller, Johanna 編譯:簡如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