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歐洲國家與德國的「新仇舊恨」
2013年4月20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三年前,憤怒的雅典人高舉橫幅走上街頭示威,並且給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畫像穿上納粹軍服。從那時起,希臘人不斷將梅克爾比喻為納粹。在許多示威者看來,梅克爾應對歐元區危機的嚴格的緊縮措施是在構築德國在歐洲的強權,這使他們回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佔領。
當年,成千上萬的希臘人被德國人殺害,1944年在迪斯托莫(Distomo)村莊的大屠殺就是其中一例。在將近70年過後的今天,許多希臘人再次感覺自己成為受害者:全國的自殺率增加了三分之一,幾乎每兩個年輕人中就有一人失業。金融危機使很大一部分居民感到前途無望。因此,除了示威者之外,就連希臘媒體也對德國大肆攻擊。
"納粹德國依然存在"
由於危機日益加劇,其他歐洲人,如當年倖免被德國佔領的塞普勒斯人也開始抨擊德國為納粹。特別是當塞普勒斯人擔心小儲戶也必須參與銀行救助時,憤怒的示威者給梅克爾的面具上添上了希特勒的小鬍子,他們高舉的橫幅上寫著 "納粹德國依然活著"。在西班牙,一位經濟學教授最近在該國最大的一家報紙上發表文章說,梅克爾就如同"希特勒在向歐洲其他國家宣戰,此次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經濟發展空間"。
歐洲文化基金會(ECF)德國協會主席施溫克(Olaf Schwencke)對德國的政策提出批評。他說,"最近幾個月的情形明確表明,援助行動是歐洲團結的一部分,而不是說,只有我們行"。 施溫克說,"我們的做法是唯一正確的做法,都應該按照我們這樣做,"這種態度是錯誤的。
希臘作家佩特羅斯‧馬卡裡斯(Petros Markaris)也常常對自己的國家提出批評。他在接受"南德意志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僅在希臘德國人被視為好為人師的人","幾乎所有巴爾干居民都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而德國人"卻在為他們的成就感到驕傲,並希望其餘的歐洲人,尤其是南歐人效仿他們。"然而他們忽略了一點,"南歐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文化。"
德國的責任
但是,德國顯然忽略了這種文化差異,而且願意將自己說成是受害者:例如"圖片報"就將德國描述成歐盟的提款機,為"希臘人支付其奢侈的養老金"等等。
歐洲外交關係理事會(ECFR)柏林辦事處的烏爾裡克‧古洛特(Ulrike Guérot)說,互相尊重,彼此接觸小心謹慎? "這說明經過50年整合後我們的文化層仍然是多麼的脆弱。"在她看來, "這不僅僅是歐元危機或南歐債務危機問題,而且是一場資本主義危機,銀行危機,主權債務危機和體制危機。"
複雜的歐洲危機
德國人早就將這一錯綜複雜的危機簡單的歸咎於希臘人的懶惰,而他們得到的回應是"梅克爾是希特勒'。"科學家和前歐洲議會議員施溫克認為,"對德國人的攻擊和納粹比喻是可預見的,如果及時考慮到這一點,就可以制定出避免類似文化衝突的程序。就好比外交部為歌德學院提供相應的資金。
早在2012年年初馬卡裡斯就表示,"歐洲為發展經濟投入巨資,但很少為文化和共同的價值觀投資。"。"這將對雙方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人們對待希臘人的感情注入一些理智,對德國人的理智注入一些感情。"
作者:Aya Bach 編譯:李京慧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