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港媒:大遊行後的香港陷入膠著狀
2005年12月8日星期天的遊行發生之後,香港媒體廣為報導和評論的一個事件,就是前香港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突然出現在遊行隊伍之中。
對此,前天的《蘋果日報》報導說,陳方安生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北京的眾多猜疑,許多北京派駐香港的所謂「中間人」近日不斷向民主派人士探聽消息。報導引用一名民主派議員的話說:「該民主派議員透露,北京最關心四大問題:陳安方生上街除支持普選外,是否有其他目的?究竟是民主黨還是四十五條關注組游說陳太上街,是否有意為參加零七年選舉鋪路?」
親北京的香港《文匯報》昨天也對此發表文章。文章寫道:「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高調走出前台,參與反政改方案遊行,似乎顯得突然。「陳四萬」屢次稱自己只是「以普通市民身份」參加遊行,但政圈中人分析,陳太出台,是一出「編導演俱佳」的「反政改連續劇」的高潮,過程中各種蛛絲馬跡,顯示反對派經過精密部署,借推「陳四萬」上台,為略見疲態的反政改活動打上一枝「強心針」;而一直雄心勃勃的陳太亦順水推舟,在這個議題集中的敏感時刻粉墨登場,希望「一統反對派」,借民意之勢為07年參選特首「探路鋪路」。
與此同時,中國總理溫家寶繼胡錦濤不久前出訪歐洲之後,最近也正在歐洲訪問。中歐之間最近高層互訪頻密,也引起國際媒體,其中包括香港媒體的關注。
香港《太陽報》本周發表文章,題目是《中歐高層頻繁互訪的背後》。文章寫道:「中歐之間的高層頻密互訪,其實折射了伊拉克戰爭後十分微妙的國際格局,亦即美歐、中歐和中美關係。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的五十多來,歐美關係經歷了一個十分微妙的演變過程。……如果說美伊戰爭前,歐洲主要國家對美歐分歧的走向尚不甚清晰,那麼美伊戰爭後歐洲逐漸認識到,歐美長久分歧難以彌合,而在處理國際糾紛的問題上,歐洲的立場其實與中國更為接近,歐中雙方在共同抗衡美國的問題上,有著更多的共同戰略利益和合作空間。這就為中國的嵌入提供了合理的基礎和平台。……當然,美中歐三角關係的微妙在於,中歐的戰略接近,雖有潛在牽制美國的作用,但雙方均不願將之作為中歐接近的唯一內涵;相反,歐美關係和中美關係卻仍在健康發展。但必須承認,由於中歐戰略接近,導致歐洲和中國在美國面前分別擁有更多的籌碼,客觀上也促進了歐美關係和中歐關係的發展。」
中美關係方面,前天中美第二次戰略對話在華盛頓舉行,而這之前美國總統布希又對中國進行了訪問;中美兩國的高級官員或智囊之間(比如佐利克和鄭必堅),又分別就中美關係發表演講。香港《信報》近日發表評論,認為布希訪華結束後鄭必堅發表講話,縣市北京願意在一系列敏感問題上與美國展開良性互動。文章說:「在中國崛起和中美關係重新磨合與定位過程中,中美其實面對三大范疇的敏感問題,即:一、中美意識形態差異;二、中國崛起對國際政治秩序、經濟秩序與和平環境的衝擊;三、中美價值體系良性互動前景。……三個發展階段中,中美在上述三大范疇中的思維磨合和對話,雙方觀念從模糊到清晰,從有距離到接近,正呈現出良性互動的態勢。」
文章寫道:「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和最不確定的,是雙方未來在價值體繫上的互動。按照雙方傳統思維,中美核心價值觀應當存在本質衝突。但佐利克九月演講的「雙刃劍」效果在於,一方面表示「不想透過自由削弱中國」,另一方面又以「股東」或「夥伴責任」的提法,暗示希望中國融入美國的自由價值體系;……對此,鄭必堅在文章中回應說,從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和平崛起進程以來,中共就一直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作為追求目標;中華民族多災多難,中共目前有兩大歷史任務,一是維護國際主權和領土完整,二是發展中國現代化,這也是目前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鄭必堅的這一提法,一方面試圖縮小在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觀方面與美國的現存差異,另一方面也從歷史發展角度解釋中共實行現有體制的理據。按照這一解讀,鄭文是否暗示一旦現有歷史使命完成,中共可以開啟向自由、民主的過渡?」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