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決定了西藏命運的戰役
70年前的10月7日,西藏昌都戰役打響。由於藏軍和解放軍之間兵力及戰鬥力懸殊過大,藏軍主力被消滅,這最終也直接導致西藏噶廈 被迫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的主權。
從第一野戰軍到第二野戰軍
1949年11月23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指出:西藏問題,應責成西北局擔負主要的責任,西南局則擔任第二的責任。彭德懷收到電報後派第一野戰軍政治部聯絡部部長范明進行調查,後來發現從西北入藏難度甚大,完成入藏準備需要兩年。彭德懷向毛澤東匯報調查結果之後,毛澤東決定,將進軍西藏的重任改交給了第二野戰軍。
向高原進發
中國問題專家威格爾(Oskar Weggel )描述的昌都戰役在陽光普照但卻又是寒冷無比的10月的一天爆發。解放軍多個師一同向青藏高原進發。
架橋
解放軍在進軍西藏的過程中,比起來同藏軍之間進行的戰鬥,克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改善極其缺乏的基礎設施顯然要更困難得多。
修路
農牧社會的西藏原本只擁有極少數適合載重交通通行的現代化公路。圖為解放軍在西藏修建水泥公路。
高原上的駱駝車隊
中國軍隊使用駱駝在高原上運載物資。
昌都戰役
1950年10月7日,昌都戰役在解放軍同無論在兵力到裝備都明顯落於下風的藏軍之間展開。近兩周後,10月19日,2700名藏兵繳械投降。據記載,在這場戰役中,解放軍和藏軍的傷亡人數分別為114人和180人。昌都戰役之後,藏人放棄了武裝抵抗。
達賴喇嘛在「被解放的西藏」
昌都戰役的失利讓西藏噶廈政府別無選擇。1951年5月23日, 西藏噶廈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代表團在北京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簡稱《十七條協議》)。 隨後,當時年僅15歲的達賴喇嘛決定暫不離開西藏,並於1951年10月正式同意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具有迷惑性的友善姿態
1954年,十四世達賴喇嘛首次在北京拜訪毛澤東。當年9月,他以西藏代表的身份參加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幻象。此後不久西藏起義運動受到鎮壓,1959年,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在這之後,文革期間西藏文化遭到大規模破壞,西藏的自治地位也越來越弱。
8 張圖
1 | 88 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