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期間法國境內的中國勞工
2014年4月2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濱海努瓦耶勒(Noyelles-sur-Mer)是法國北部沿海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鎮。那裡有一座教堂,周圍有幾棟典型的法式房屋,鎮子邊上有一個不大的宮廷旅店。從旅店望出去,可以遠眺英吉利海峽。除此之外,這個800人口小鎮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了。—唯一的例外是它的墓園。那裡有838個墓碑,是歐洲境內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死者的最大墓園。
中國基本上沒有參與一戰中的軍事衝突。隨著1911/12年朝廷被推翻、革命者孫中山宣佈建立中華民國,中國窮於應付內亂,無暇他顧。來自香港的歷史學家徐國祺(譯音)指出,當時,中華民國希望得到歐洲各大國的認可,1917年,中國雖向中等列強宣戰,但中國士兵卻一槍未發。通過形式上的參戰,中國指望得到歐美盟友的支持,以加強自己在同日本的領土爭議中的地位。日本人於1914年11月佔領了德國殖民地膠州,並覬覦中國的更多地盤。
後方支援人
在歐洲,很早就顯示出,軍事衝突將演變成曠日持久、損失慘重的陣地戰。尤其是在法國北部,敵對國的士兵們在戰壕裡相互對峙。數年時間裡,戰線走向幾乎未發生重大改變。
為向士兵們提供援助,所有參戰國都使用了大量外籍勞工,從事生產及後勤任務。勞工大軍主要在比利時的弗蘭德和法國北部地區被投入使用。勞工隊伍展迅速,組織精幹。到戰爭後期,勞工大軍規模超過70萬人,多數人來自英法外籍勞工隊伍,其中亦有14萬來自中國的志願勞工。
1916年5月,英法兩國同中華民國簽署了一項相關協議。歷史學家徐國祺(譯音)指出,大多數中國勞工是一貧如洗、不能讀不能寫的農民,一般來自山東,習慣了國內惡劣的生存條件,他們幾乎都是20歲到40歲之間的青壯年,吃苦耐勞。他指出,這些農人們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有更高的報酬,因此,成群結隊來到當年的英國殖民地威海衛的徵聘站,某些人還受到了歷險的吸引,並希望有機會親身體驗一下西方文明,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純粹因為缺錢而報名的。
從農田來到煉獄
歐洲人許諾他們得到公平待遇。然而,在法國等待著華人勞工們的卻是地獄。他們被直接推入了人類有史以來最血腥的戰爭之中。很多人不得不挖戰壕和掩體,或直接在火線後邊做苦力,炸彈在他們的四周爆炸。另一些人則在軍工廠、船塢、機器廠或造船廠幹活。他們護養公路和鐵道、植樹造林、在礦山挖煤,為法國從1916至1918年的戰時經濟得以維持出力甚多。
徐指出,為法國人幹活的約4萬中國人的待遇相對而言算是好的,而那些被英國人招去的華工們則猶如勞動營中的獄犯。他們一周工作6天,每天10小時,日薪只有1到3法郎。儘管他們是平民,但適用英國軍事審判法。勞動營內翻譯奇缺,種族主義現象和文化上的誤會比比皆是。勞動營的英國指揮官每天對著中國人大聲喊口令「Let』s go! Go!」—在華工聽來像是在喊「狗!狗!,感覺受到了侮辱,因而一再導致群體抗爭。至戰爭結束,在法國北部至少有17個英國勞動營,共有9.6萬中國勞工。
戰爭結束,勞工未結束
戰爭結束後,這些勞動營遲遲未予解散。直到1919年3月,在法國和比利時還有大約8萬華工。他們幫助重建被戰火毀壞的地區或安葬士兵遺體,這些士兵在戰爭期間被草草掩埋在戰場上。此外,還有很多中國勞工被用來清除地雷。從1916年至1919年,約有3000中國人因此死亡。另有很多人死於西班牙流感。倖存者後來分期分批重返中國。1921年,在法國的華工還有大約3000人。其中多數人住在巴黎郊外,後來成為歐洲的第一個華人區。
來自香港的歷史學家徐國祺認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華工為英法士兵得到後勤供應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對年輕的中華民國來說,他們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通過對他們的派遣,中國被法國和英國或多或少承認為地位平等的夥伴。然而在中國本土,這些勞工卻很快被遺忘,直到今天,中國政府還沒有對這些人的功績給予應有的認可。在歐洲,這些華工也不過是一個歷史的注腳。因此,今天,只有法國北部的少數幾個墓地還是這些人命運的見證,濱海努瓦耶勒鎮便是其中的一個。
作者:Latschan, Thomas 編譯:凝煉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