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生不能擺脫的恐懼

2002年9月13日

北韓難民在北京逃進德國學校的事件在德語媒體中引起了廣泛的回響。雖然當前德國各媒體評論的題材主要是德國即將舉行的大選和「九一一」事件周年,但十五名北韓人獲准離開中國、轉道前往韓國同樣在媒體上得到相當多的反映,南德意志報寫道:

https://p.dw.com/p/2e8J
一位難民說,雖然到達安全地帶,但恐懼仍在心中揮之不去圖片來源: AP

「上星期四,中國外交部宣佈,中德雙方就十五名北韓難民問題取得了一致看法,然而直到北韓人離境,中間延續了整整一個星期,顯然中國當局詳細地詢問了北韓人的身份及逃亡的細節。北京尤其對幫助北韓人逃亡外國使館的幕後人物感興趣,這些人大多是人權人士和活躍分子,在韓國策劃了這些行動。他們組織了這些造成轟動效應的逃亡事件是想把全世界的目光引向北韓政權,使全世界注意在中國東北藏身的約十萬至三十萬北韓難民的命運。」

中國政府態度克制

日報指出,與四個月前北韓人逃進日本駐沈陽領事館事件相比,這次中國政府做出的反應要克制多了。日報寫道:

「這些婦女和男子是八天前翻過圍牆進入德國學校校園的,中國政府認為,德國學校的校園不屬於按國際公約享有治外法權保護的地區。儘管如此,中國警察並沒有追捕北韓難民。」

一生無法擺脫的恐懼

法蘭克福匯報以德中雙方就北韓難民逃亡事件不露聲色地成功達成協議一事為由,報導了一個北韓家庭的命運和逃亡經過,該報引用一名難民的話寫道:

「雖然他早已到了安全地帶,但是恐懼在他心中仍然揮之不去。他說:『我的一生都是試圖從一個鋒利的刀鋒跳到另一個刀鋒。』這樣的恐懼一生都無法擺脫。」

日本領事館的態度

然後,法蘭克福匯報提起四個月前北韓難民逃亡日本駐沈陽領事館險遭失敗的事件,詳細介紹了日本外交官在這一事件中的 作用:

「26歲姓金的北韓難民雖然有了好結局,但他談起最後一段逃亡經歷時仍然憤恨不平。他說:『日本領事館的大門日夜都開著。我們以為,日本曾把北韓佔為殖民地,日本是個富國,那裡的人權與生俱來,他們會接受我們。我們把自已的生命孤注一擲,但他們當著我們的面關上了大門。』

這個家庭在日本領事館內遭到逮捕一事導致了東京與北京之間的一場外交交鋒。中國聲稱,中國武警是經日本批准才採取行動的,東京則反駁了這一說法。然而,事先獲得消息的記者在附近的一座樓房裡拍攝了錄像,從錄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領事館官員的被動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