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三峽:一千年來最偉大項目

2006年6月6日

長江三峽工程的攔江大壩正式完工,圍堰即將實施爆破。在三峽工程開工十三年後的今天,贊成和反對的兩派仍然各執己見。工程總指揮李永安把三峽工程稱為「中國人民一千年來的最偉大項目」,而戴晴等環保人士則預言這是中國「社會和環境的一場災難」。波昂出版的總匯報就此寫道:

https://p.dw.com/p/8Zrq
直到今天,三峽工程仍然沒有全面防禦災難的計劃。三峽靠近宜昌的一處圖片來源: AP

「2009年之前,庫區水位將達到海拔175米的高度,人工湖的長度將超過660公里,等於從柏林到阿姆斯特丹的距離。數百年來有人居住的1200個城鎮鄉村中的一部分已沉入水底,當局把110萬人遷往兩岸高地的新城市或外地,準確一點說,是強制遷移。今後幾個星期,還有八萬人將為洪水讓路,最終至少有133萬人失去家鄉。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得到了比以前好的住宅,但有很多情況表明,政府並沒有遵守提供相應補償和工作崗位的諾言。此外,千百萬元的款項落入腐敗或無能幹部的腰包。現在有數十名幹部被捕,一名政府官員因貪污數額巨大被處決。居民的抗爭往往遭到武力鎮壓。」

總匯報報導說,環保組織國際河網要求,應對三峽工程的社會和生態後果進行獨立的調查。該組織認為,建造小型水壩更為有效、更為經濟、也更有利於環境。總匯報最後寫道:

「一件人們擔心的事現在看來正在變成現實:三峽水庫成了污水坑。多年來,科學家和環保積極分子指出,大部分城市和工廠把沒有淨化的廢水排入長江及其支流。但好大喜功之心大於謹慎之心。北京聽到這些警告的聲音時,工程已經開工。直到今天,三峽工程仍然沒有全面防禦災難的計劃。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曹光景也承認,『我們不能說,三峽大壩很完美』。」


生態問題的矛盾現象

日報的一篇評論談的是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生態問題。評論說,只要仔細看一下中國面臨的生態挑戰,就可以發現一種矛盾的現象:

「一方面是再清楚不過的危機訊號:空氣和水污染、水土流失和資源開發殆盡已達到可怕的程度。此外,由於資源消耗急劇增加,國內的供應早已無法滿足需求。另一方面,我們在中國領導人身上可以看到一些西方政府首腦缺乏的生態意識。中國的環保法律完全可以拿上檯面,一些界定標準往往比西方更為嚴格。但是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生態意識看來不能轉變為省市和鄉村的行動。法律要麼得不到貫徹,要麼拖拉行事。今天的市場經濟已無法通過傳統的指揮經濟的手段來控制,建立一個獨立有效的司法、以活躍的公眾輿論對國家和私營經濟實行監督是中國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