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不和諧的發展:經濟騰飛 交通滯後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6月14日

如果交通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運輸不暢便成了問題——中國便是一例。隨著中國外貿出口的迅猛增長,港口面臨的貨物轉運壓力也相繼增大。

https://p.dw.com/p/6mRK
中國道路一瞥圖片來源: AP

單只在深圳海港,在2002年至2004年間,貨櫃发送量已經增加了70%。展望未來,亞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協議還將在幾年內相繼生效,這也意味著外貿貨運量的繼續飆升。

另外,中國國內市場也將迎來一個增長期。從1980年到2003年,中國國內的貨運量已經提高到原來的5倍,其中一半是船運,其次是鐵路運輸,佔到貨運量的三分之一,公路運輸則佔了10%。

船運的意義之所以重大,是與廣闊的水路網路分不開的。中國大約有11萬公里長的河流路段可以通航,還有1萬8千公里的海岸線與各大港口相連。

但是,現有的公路鐵路基礎建設顯然不再適應中國的人口膨脹及經濟發展。除了東部沿海地區,中國內地的公路建設普遍滯後,不能真正貫穿連通各個城鎮和地區。因此,大規模的基建項目還勢在必行。

截至2003年年底,中國擁有3萬公里長的高速公路,這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其品質標準遠遠落後於歐洲。 如果將中國所有的公路長度相加,大概可達1800萬公里。

另外,中國的鐵路建設也不能滿足時代需要,晚點延誤、過於擁塞更是家常便飯。

總而言之,中國急需在未來改善運輸現狀,從2003年到2015年的預計年增長率為4.2%,而歐盟25成員國在交通建設方面的平均年增長率為2.4%。而且,中國還在未來面臨著一項任務,即完成運輸重心由水路向陸路的轉移。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