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最後一個動植物天堂
2010年11月16日馬答加斯加位於非洲大陸東面的印度洋。由於與非洲和印度大陸分離,各類植物和動物得以在這裡得天獨厚地生長。其結果是形成了這裡特別豐富的生物種類。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統計,馬答加斯加島上85%的動植物為特有種類,即只有本地才有的物種,尤其是其中的狐猴。在近100種狐猴中,有30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中。對當地居民來說,狐猴還具有十分重要的宗教意義。當地大部分人認為,人死後將變為狐猴,並且稱之為「森林鬼神」。
除此之外,這裡幾乎所有的蛇類、蛙類、變色龍和壁虎類動物都被視為本地特有。另外,這個生態寶庫裡還棲息著250種鳥類和3000種蝴蝶。植物的多種多樣也是絕無僅有的:在已知的約1.2萬種花卉植物中,有80%只生長在馬答加斯加;六類猴麵包樹中的五類也是如此。科學家們估計,在所剩不多、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裡,還有至今未知的物種。
人越來越多,森林越來越少
馬答加斯加約有2千萬人口,每年增長50萬人。因為絕大部分人以務農為生,需要開闢越來越多的的耕地和牧場,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則是對森林進行火耕。此外,為了獲取木材和燃料,許多樹木被砍伐。
這給自然景觀帶來了嚴重後果。馬答加斯加的森林覆蓋面積曾經高達90%,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如今僅剩10%的森林面積。每年還有180萬畝的森林面積遭到砍伐。根據該環保基金會的預測,若長此以往,馬答加斯加在40年後將牛山濯濯。
生態多樣性岌岌可危
隨著森林消失,植物和動物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少。「世界自然基金會」馬答加斯加專家多羅特亞•奧古斯特(Dorothea August)指出:「如果不拯救森林,成千上萬我們尚未見過的物種將瀕臨滅絕。」今年初剛被發現的大鼠狐猴就是一個例子,說明馬答加斯加的森林依然神秘莫測,尚待探索。奧古斯特說:「如果不制止毀滅森林,許多動植物的末日就屈指可數了。」越來越多地砍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後果是一方面造成滑坡、洪澇,另一方面又因乾旱而缺水。而全球氣候變化又為這些後果火上加油。
好在個別植物種類能夠適應這種變化。譬如猴麵包樹,它的樹干可以儲存500升水,所以能夠較為容易地度過日趨頻繁的乾旱期。
保護自然只在地方層面
馬答加斯加政府基本看到了保護自然的意義。譬如,他們與「世界自然基金會」一起,致力於對氣候無害的水資源管理項目。迄今為止,在馬哈法利高原的13個鄉鎮中,已有三個鄉鎮的約35000人受益。但其他一些項目卻停滯不前。野生動物保護組織「Pro Wildlife」的生物學家丹妮埃拉•弗賴爾(Daniela Freyer)說:「馬答加斯加政府危機接連不斷,凡事都不可靠。」該國的監督機制完全崩潰,腐敗更是導致植物和動物滅絕的狀況繼續下去。弗賴爾說:「向德國和中國等國出口受保護的熱帶木材甚至得到當局的批准。」 為此,他們經常發放「特別許可」 。此外,還有非法和合法的動物交易,比如買賣壁虎和曼特蛙。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多羅特亞•奧古斯特還批評政府對非法交易沒有採取行動,對違法行為不加以懲罰,而目前的臨時政府在世界上根本得不到承認。這位馬答加斯加專家說:「這種狀況對環保項目的實施不利。」2009年,十幾家自然保護組織共同向政府發出聯合公報,要求對破壞自然採取行動。「然而,從那以來並沒有什麼行動,」多羅特亞•奧古斯特說。好在和當地自然保護公園管理處的合作尚屬順利。
丹妮埃拉•弗賴爾認為,環保組織在當地開展活動這一點很重要,以替代該國處於癱瘓的組織和監督機構,「這樣至少可以提供最低限度的保護。」
作者:Po Keung Cheung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