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峰會二十五年歷史回顧
2005年7月4日1975年,前法國總統德斯坦和前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倡議舉行了首屆世界經濟峰會。當時,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等六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在巴黎近郊的朗布伊埃宮就國際經濟政策舉行了輕鬆而親密的所謂「壁爐邊的會談」。
1976年,在波多黎各召開的峰會上,加拿大被吸收加入了這一被稱為「西方7國」的組織。一年之後的倫敦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也參加進來了。議題則擴展到外交政策領域。
1998年的伯明翰峰會正式確認自1994年以來就以非正式身份參加7國峰會的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俄羅斯為其中一員,由此集團擴大為8國。而在有關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問題上,仍是原有的7國進行磋商,因為俄羅斯在世界經濟領域尚未取得其它國家那樣的地位。
在此期間,定期召開的8國峰會已經發展成為一大媒體盛事,與之相伴的還有全球化和新自由派資本主義的反對者和批評者舉行的抗議示威。2001年在熱那亞8國峰會期間,抗議行動達到高潮,甚至導致一名23歲的大學生喪生。
8國峰會的政治效果有時受到人們嚴重的質疑。但成員國們卻堅信,他們在閉會聲明中制定的目標已經取得了切實的成果。例如,正因為有了加拿大卡納納斯基斯8國峰會通過的一系列國際反恐措施,美國海關官員才得以在德國遠洋海港檢查貨櫃,而如果德國方面願意,德國海關官員也可以在美國海港進行檢查。
德國政府早就不再視8國峰會為毫無約束力的「壁爐邊的會談」了。聯邦經濟部的一份文件稱,「8國合作的最大優勢是,既擁有高度的靈活性,又擁有將決議付諸實施的必要的經濟和政治上的影響力。因此,這些決議具有很大的政治約束力,單個國家是不能逃避責任的。」
8國的重要意義也可以從數字上看出來:它們佔世界全部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貿易額的近一半,提供四分之三的全球發展援助資金,而且是諸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貨幣基金以及世界銀行等國際性組織的最大捐款國。
今年在蘇格蘭格倫伊格爾斯舉行的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首次與會。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第6大經濟強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8國峰會成為9國峰會的那一天,應該為期不遠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