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政府力求維穩 下崗工人苦求生存

2017年3月6日

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繼續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煤礦鋼鐵行業面臨被分流安置的工人數量之多,讓中國政府和波及工人都面臨巨大挑戰。

https://p.dw.com/p/2YjHG
Chinesiche Stahlfabri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 Wei

(德國之聲中文網)去年,黑龍江雙鴨山礦工集體討薪示威事件成了中國國內和國際媒體報導的新聞。中國政府宣佈撥款1000億元人民幣,用於在未來兩年裡重新安置煤礦及鋼鐵業下崗工人。中國政府此舉是對過去幾年發生的多起煤礦工人抗議欠薪群體事件的回應,也是執政黨中共"維穩至上"原則的再度體現。

一年後的今天,也正值中國召開全國兩會,從抗議事件數量看,煤礦工人走上街頭的抗議活動大大減少。中國當局承諾將在特別是東北地區創作更多工作崗位,安排在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受到波及的工人的分流與安置。與此同時,北京當局也計劃進一步削減煤礦及其他重污染工業的產量,作為經濟轉型和緩解污染工作的一部分,儘管這樣做也意味著成千上萬工作崗位的流失。

雙鴨山的礦工說,他們現在和以前相比,收入只有過去的五分之一,而生活費用的支出不斷增加。一位53歲的李姓師傅是雙鴨山東保衛煤礦的工人,他對路透社表示:"自從去年我們舉行抗議示威以來,警察也加強了對我們這的監管,到處是警察,監督所有事。"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人對路透社說,"就算再欠我一年的薪水,我也不會再參加抗議了,對我們礦工來說不值當了!"

今年秋中共將召開十九大,也被認作是中共對最高層人事重新佈局和政府換屆等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刻。在此之前,中國當局本著"維穩第一"的原則,要絕對避免大型群體抗議事件的發生,以及通過1000億元人民幣撥款,安置產能過剩行業下崗工人。預計,波及到的工人數量達500到600萬。

下崗工人抗議事件數量減少

中國勞工通訊(China Labor Bulletin)主要關注中國工人罷工事件的Keegan Elmer向路透社表示:"我們原本以為今年中國可能發生多起群體抗議事件,但事實是,雙鴨山礦工討薪抗議時間之後,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出現大的抗議浪潮。"中國勞工通訊統計的數字顯示,中國煤礦工人的大型抗議事件從去年1月的37起,降至去年12月的6起。中國官方沒有公佈相關的分流安置下崗工人項目的具體措施和成果。這也是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當局在這方面做得不透明之處。

除了煤礦產業,中國的鋼鐵工業也面臨產能過剩因此要減產裁員的處境。河北一名55歲下崗鋼鐵工人對路透社說,他以前每月掙4000元左右,現在當保安,每月薪水只有1000元。不過這位不願透露全名、只說自己姓王的工人認為自己還算幸運的,因為有不少下崗鋼鐵工人要回老家種地維持生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剛剛過去的周日(3月5日)舉行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嚴峻,今年的目標是壓減鋼鐵產能5千萬噸、推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李克強同時宣佈,中國去年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超過2.9億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China Kohlegrupe in Shanxi
中國煤炭工業重鎮山西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K. Frayer

再就業往往等於收入減少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上周三(3月1日)稱,今年化解過剩產能大約需要安置職工50萬人。比起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中國的東三省和華北內陸地區原本就屬於經濟發展滯後、就業崗位安排困難的地區。今年51歲的彭姓下崗工人說,所謂的安置分流再就業,也不是"真正的新工作崗位"。他說自己原本在煤礦每月掙3000元,現在當清潔工每月只有500元收入。

中國官方公佈的失業率多年來保持在4%左右,統計范疇不包括農村地區。在經過了20多年的兩位數經濟增長期後,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近幾年都在7%上下。宏觀經濟研究機構凱投(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中國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分析說,鑑於中國產能過剩行業下崗工人數量之巨大,中國政府提供的分流安置項目從來就沒有起到足夠作用:"許多工人根本沒有從中受益,這點並不讓我感到意外。"

中國媒體報導說,去年一年,有50多萬下崗工人加入拼車服務行業,成為個體司機,也成了新經濟的一員。對於雙鴨山的下崗礦工Wu Yilin來說,這並不是他的選項。這位因工傷失去一個大拇指的下崗工人說,"我們雖然被鼓勵去創業,可最終也就成了掃大街的。要想單干,需要資金和關係,不是人人都能轉行當個體戶的。"

 

謝菲/安靜(路透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