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老齡化商機無限

2011年7月25日

《世界報》認為,面對中國的人口老化趨勢, 中國政府正採取措施,但是還遠遠沒有做好準備,這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市場,西方的公司嗅到了巨大商機,躍躍欲試,然而進入中國市場卻很艱難。

https://p.dw.com/p/122o6
Mit Musikgymnastik beweglich bleiben: Alte Menschen im Altersheim in Nanshan bei der Musikgymnastik. *** Bilder vom freien DW-Mitarbeiter Mathias Bölinger, China November 2008
養老院老人正在做韻律操圖片來源: DW / Bölinger

該報7月23日寫道:"13億中國人中2000年只有8600萬人超過65歲,2010年已經有1.18億人。北京的國家統計局估計,到2040年老人的數字將上升到3.29億人。2050年1/3的中國人會超過65歲。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老人如此之多,社會福利制度還遠遠沒有做好準備。"

報導指出,"留給政府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的時間很少了。……據世界銀行估計,只有1.16億中國人、絕大部分是城市居民進入退休年齡後經濟上有所保障。德國的、國際的和中國的大公司都嗅出了巨大的商機,當中國老齡化時,護理公司、保險公司、資產託管人和投資銀行都想從中漁利。"

巨大市場有待開發

該報引述英國標準人壽保險公司(Standard Life)行政總裁安達智(Alan Armitage)的話說,"中國是一個巨大市場,然而還沒怎麼開發。" 安聯的經濟學家格裡姆(Marianne Grimm)認為'中國的養老制度還不成熟'。金盛人壽保險公司(Axa-Joint-Ventures Axa Minmetals )總裁馬哲明(Jamie McCarry)表示:"涉及到養老金時,大部分中國人準備的都很糟糕。"

報導認為,"人口老化不僅是財政問題,它還加重全國的集體負疚感,古往今來老人都理所當然地生活在子女家,一胎化政策以及政府推動的城市化使這個模式失效了。這種發展的專業概念是'4-2-1'結構,……最壞的情形就是一個年輕人要為6個老人負責。

由於許多中國父母不惜一切代價培養中央政府准許的獨生子,子女的義務感就更大。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ünchener Rück)中國分公司總經理張路群(Steve Zhang)說,'這對許多人而言是個嚴重負擔。單單是讓父母還是岳父母來一起生活,很多中國人都難以決定。'

"所以,願意花許多錢讓人照顧親屬的人很多,對德國企業來說,無論是護理公司還是保險公司,特別是沿海城市的400萬富人和超級富人很有吸引力。儘管儲蓄率佔40%到50%,中國老人在國際上比較起來資產還相對很少。據金盛集團的研究報告,70%的雇員迄今還沒有為自己的晚年建立積蓄。

外國公司躍躍欲試

"國家養老院的等候名單都排滿了,面對老化速度之快,地方的設施建造跟不上趟。在上海這個老化最快的中國城市,只有7%的老人得到國家的支持。在山東、湖南、甘肅和四川,歐盟促進了一系列實驗項目。"

報導以柏林的杜斯曼集團為例指出,外國公司在中國投資護理行業還有"官僚的門檻",難以獲得許可,在私人護理領域"缺乏可靠的、一目瞭然的規定"。

"保險公司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即進入市場規定嚴格。所以,外國公司迄今的市場份額只佔4%,……""市場主要被中國公司瓜分。"

該報引述安達智的看法說:"這個市場明顯競爭激烈,負責當局迄今為止照顧本國公司。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認為這個市場富有吸引力。"

編譯:林泉

責編:李魚

(以上內容摘自或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