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問題專家:中美會繼續蜜月之旅

採訪記者:洪沙2009年2月21日

本周六,到訪北京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以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會晤。克林頓強調美中兩國應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性經濟危機。另外她表示,美國會向北京方面繼續就人權問題施加壓力,但也提出"這不能妨礙處理全球經濟危機、氣候變化和安全問題"。此番講話遭到人權組織的批評。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教授。

https://p.dw.com/p/GysG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在此次北京之行特別強調了美中兩國應共同應對全球性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這是不是意味著在共同的經濟利益主導之下,美中之間會延續布希政府時期開始的美中關係蜜月期?

趙穗生:應該可以這麼說。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目前要面對的變化中的世界格局使歐巴馬政府重新審視世界。在很多外交政策上,歐巴馬政府會有所改變。因為布希在很多外交政策上是失敗的,但是對華政策是布希政府外交政策當中唯一一個亮點。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歐巴馬重新審視美國對外政策過程中發現,對華政策應該繼續。在這一背景下,希拉蕊‧克林頓在對北京的訪問中談到要繼續和中國發展合作關係,尤其是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和傳統、非傳統安全問題上中美之間有很多共同利益。她甚至用了"同舟共濟"這樣的詞表明中美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之處。

德國之聲:希拉蕊‧克林頓對中國進行訪問和她此次亞洲之行前三站的訪問有什麼區別嗎?

趙穗生:克林頓這次亞洲之行的重頭戲應該是中國之行。儘管對日本和韓國的訪問,對美國加強盟友關係具有象徵性意義,但實質意義的訪問是中國站。因為美國要和中國重新確立進行戰略對話的結構構架,需要中國合作幫助美國解決金融危機當中出現的財政赤字的問題,需要中國繼續購買美國的國庫券,需要中國繼續保持國內經濟的內部消費和經濟穩定增長。所以說,中國站的訪問更具有實質性意義。另外三站象徵性的意義大於實質性的意義。

德國之聲:希拉蕊‧克林頓雖然表示會繼續在人權問題上向北京方面施壓,但是她也提到同北京方面就人權問題進行爭論"不能夠影響在解決全球經濟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和安全危機方面的努力。"這是不是意味著人權問題會在歐巴馬政府對華政策中的意義有所減輕?

趙穗生:我想這種說法不太正確。因為希拉蕊所談到的中美間的關係是全面的戰略性的包括多方面的關係。人權問題及其它問題包括台灣問題、西藏問題,所有這些問題與全球經濟問題、氣候變化和安全問題都是相互聯繫的。我想很多人過分強調了希拉蕊所說的人權問題不應該干擾其它問題的解決,其實從反面來說,其它問題的解決也不應該干擾美國同中國繼續就人權等方面問題的對話。

希拉蕊和傳統的外交家不一樣,一般的外交家會比較嚴謹,而希拉蕊作為一個政治家在強調一方面的同時有時候就會忽視另一方面。如果過分強調她對人權問題的忽視,我覺得這種判斷是錯誤的。美國國內對這個問題的反響已經很強烈了。我想,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人出來澄清這個問題。

德國之聲: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在克林頓訪問北京前夕表示,希望克林頓能夠促成釋放劉曉波。您認為,這種比較具體的人權要求能否通過克林頓的訪華得到滿足?

趙穗生:不可能得到實現,這從來都沒有實現過。作為立國根本,對人權、民主自由的重視,美國會向中國這樣具有戰略合作關係的國家表示出關切,但是這些問題的解決並不在於美國,而在於中國本身。所以如果寄希望於美國解決這些中國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