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歐洲
從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下令德軍進攻波蘭到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區總共持續了近6年之久,6500多萬人在戰爭中死亡。
1939
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在元首希特勒的授意下進攻波蘭。德軍聲稱這是對波蘭入侵的報復,但這顯然是一個戰爭謊言。英國和法國作為波蘭的盟國,雖然對德宣戰,但是並不參戰。德國的同盟國義大利同樣擺出觀望的姿態。
1939
面對裝備精良的德軍,波蘭幾乎沒有招架之力。僅5天之內,波蘭軍隊就被完全擊敗。1939年9月17日,根據蘇德在二戰爆發前夕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紅軍佔領波蘭東部。
1940
1940年4月,德軍入侵丹麥,並以丹麥為跳板繼續侵入挪威,獲得支撐戰爭所必需的能源。英國想阻斷德國的石油運輸,向挪威派出了軍隊。但是當年6月挪威宣佈投降。在此之間西線戰役已經打響。
1940
德軍和法軍在西線黑暗的掩體工事裡對峙了8個月。5月10日,德軍入侵中立國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通過10天的閃電戰繞過了法國的防禦工事。
1940
德軍繞到法國軍隊的背後直逼巴黎。6月中旬,巴黎淪陷。6月22日法國宣佈投降,並被並入德國。貝當傀儡政權建立。
1940
德軍空襲英國,大量城市在炮火中化為廢墟。英吉利海峽上空兩國空軍展開交戰。英國皇家空軍佔據了優勢,從1941年春季開始,德軍對英國的轟炸明顯減弱。
1941
在英國空戰中希特勒沒有佔到便宜,因此將矛頭轉向歐洲南部和東部。德軍大舉挺進北非、巴爾干地區和蘇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結成軸心國。
1941
1941年春天,希特勒下令入侵推出三國同盟條約的南斯拉夫。駐有英國軍隊的希臘也同樣遭到德國侵略。兩個國家分別被德國佔領。
1941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起「巴巴羅薩行動」為代號的侵蘇戰爭。納粹宣稱對蘇開戰的目的是「擴展在歐洲東部的生存空間」。而事實上這是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德軍士兵開始了讓人意料不到的戰爭罪行。
1942
最開始蘇聯紅軍只能稍微抵抗。但是逐漸地由於人員損失和補給不足,德軍的攻勢開始減弱。希特勒領導下的納粹德國雖然佔領了幾乎整個歐洲、北非和蘇聯的一部分,但是1942年成為了二戰的轉折點。
1942
德國的盟國義大利於1940年6月參戰,在北非對英國軍隊展開襲擊。1941年春季,希特勒向非洲派遣德意志非洲軍。英軍連連敗退,直到1942年秋季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打響。這一戰役是二戰中北非戰場的轉折點。英軍的勝利扭轉了北非戰場的形勢。1943年5月13日,德意志非洲軍宣佈投降。
1942
納粹德國建造了大量集中營。據統計,600多萬人在集中營被射殺,被送入毒氣室或者因病死亡。德國數千名士兵和沖鋒隊成員參與了這一反人類罪行。
1943
戰爭持續到第4年,戰場局面徹底翻轉。在東部戰線,蘇聯紅軍展開反攻。在南部地區,盟軍在義大利登陸。德國及其盟友不可避免地開始敗退。
1943
二戰標誌性的轉折點就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從1942年7月開始德國陸軍第6軍團試圖攻下史達林格勒。1943年2月德軍投降的時候,交戰雙方死亡人數高達70多萬,其中主要為蘇聯紅軍。這一戰役的失敗震動了德國人的戰爭倫理觀。
1943
德國和義大利軍隊在非洲宣佈投降後,盟軍通往義大利的道路變得暢通無阻。1943年7月10日,盟軍成功登陸西西裡。盟軍中也包括美軍士兵。美國於1941年向希特勒德國宣戰。
1943
9月,盟軍挺進義大利本島。羅馬政府簽訂停火協議。希特勒指示德軍繼續佔領義大利。
1944
在歐洲東部,蘇聯紅軍打得德國侵略者節節敗退。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這些國家先後落入蘇聯之手。在西部,盟軍也加強了攻勢,先後在法國北部和南部登陸。
1944
6月6日凌晨,美、英、加拿大等多國組成的聯合部隊在法國北部諾曼底海灘登陸。德軍預料到盟軍會登陸,但是沒有料到是在諾曼底。盟軍建立起自己的橋頭堡,從西線為納粹德國敲響喪鐘。
1944
8月15日,盟軍在南法發動另一輪攻勢並在普羅旺斯登陸。盟軍在法國北部和南部迅速推進,8月25日,巴黎獲得解放。10月底,亞琛成為第一個被盟軍佔領的德國城市。
1944
1944年底至1945年初,戰局對德國愈發不利。希特勒下令在阿登發動「守望萊茵」之戰。盟軍最初略有失利,但很快就變得不可阻擋。
1945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4月30日,希特勒為了避免被俘自殺身亡。二戰爆發6年後,歐洲大片土地上只是一片片廢墟,6500萬人在戰爭中喪命。